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从汶川大地震说起 灾难摄影的取向与手法

[2009-01-15]      责任编辑:ansel   

   
       报道重大灾难,在摄影基本功能之上,摄影的“表达”性越来越被大众所需要,纯粹纪录式的照片已难得人心。
 
        2008年5月12日爆发的中国汶川大地震,与其说是个自然事件,不如说是个历史事件,它使许许多多人的命运,以及许许多多事态的进程走向,随着那一声巨响扭曲、断裂、错位、甚至毁灭。摄影在这次历史事件中最基本的使命依然是提供第一手的影像文本,满足当下民众知情的需要,并为后世留传有价值的史料—一如既往的“纪录”。但在此基本功能之上,摄影的“表达”性越来越被大众所需要,纯粹纪录式的照片已难得人心。

        流动的信息,凝固的意义

        从5月12日14点28分开始,网络和电视就开始24小时滚动报道。以分钟为单位的信息刷新速度牢牢占据受众信道,全方位多角度、声画结合的报道方式为全世界提供了最为全面、详尽和立体的地震灾区报道。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所拥有的“公民记者”为其自发提供第一手讯息。这些,令所有纸媒都望尘莫及,好在我们有摄影!

现场记录(摄影:杨卫华)

感人瞬间(摄影:杨卫华)

        当网络和电视的信息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涌来时,照片却能将其中最有意义的瞬间定格在纸上,让人们一看再看,反复咀嚼,植入心灵。视觉传播的勃兴很大程度源于纸媒需借此与电视抗衡,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念。那么,现时纸媒所依赖和仰仗的摄影不再是简单的现场纪录,那些只是“流动的信息”中平凡的水滴,当下需要的是“凝固的意义”—能够表情达意的影像才具有传播价值,人们从照片中想看到的,不仅是“那里发生了什么”—想知道这个尽管去看电视或上网;而是“这种情形之下人的命运和精神”—这才是人们之所以为同类感动的理由。

作者是《南方周末》图片总监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