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灾后重建报道的着眼点

[2008-08-29]      责任编辑:ansel   

 汶川大地震这样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不会很快消失,媒体和受众注意力慢慢转向灾后生活和重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媒体应考虑如何安排报道汶川地震,选择哪些事实来报道。这样的选择应是“有保有压”,突出重点。

  对“焦点”回访的“借力式”报道

  唐家山堰塞湖、宋馨懿、背着亡妻回家的男子、北川中学……在这场关于地震的全方位报道之中,一些人和事在我们脑海中刻下了深深印记。

  受众对这些“新闻人物”或“新闻焦点”有着较强的、深入了解的欲望,对他们的回访,满足了受众的新闻要求,将成为“后地震时期”报道的亮点。

  地震发生几天后,出现了一张名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画面中,一名男子将妻子的遗体绑在身后,然后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太平间。这张照片打动了无数人。然而,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是牢牢记住了这张照片,但对这张照片所反映的具体情节,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还一无所知。

  6月16日,新华社播发了通讯《一个中国农民的爱情:把亡妻绑在背上载她回家》。尽管此时距这张照片出现已一月有余,但稿件仍引起巨大反响,网络评论上万,网民纷纷表达共鸣,稿件获得成功。

  这说明,受众对曾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新闻人物”仍有着强烈兴趣,对此进行重访将极大地满足受众的新闻渴求,这种“借力”式报道拥有巨大新闻市场。

  除了这种“借力”式报道,“后地震时期”的报道也涌现出一些成功的“接力”式报道,如对“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的报道,都有较长延续性,从对馨懿的抢救开始,到报道她的病情、恢复情况,直到近期安装义肢的过程。

  此外,这样的报道还可以延伸到北川中学的恢复重建、唐家山堰塞湖的后续治理,以及开发利用。

  对于这些的跟踪后续报道也可以成为反映普通人、普通事物在这场灾难之后的生存和存在状态,选取这样的人和事,反映灾后重建进程,具有很强新闻样本意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报道的对象应该是前期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或“新闻焦点”,如果缺少前期高度关注,报道的传播有效性和关注度将大打折扣。

  灾后重建报道什么

  灾后重建,是一场长期的“爱的奉献”。

  为加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6月18日正式颁布执行。

  对口支援方案明确,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省市为19个,对口支援期限按3年安排。

  这,也为新闻媒体提供了长期关注的新切入点。

  灾后报道关注什么?

  那些活跃在灾区的援助者的身影,无疑是媒体可以也应该聚焦的一个群体。

  灾区援建工作进行得如何了?受灾群众生活有无着落?北川县城重建进度如何?……这些,无疑也是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网民们关心的话题。

  众所周知,媒体的“天性”是追逐和传播信息以满足受众需要。因此把受众关注、关心的灾后重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他们,是灾后报道一个重要切入点。

  关注灾后重建,还可以把握两个报道点位。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