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旅游摄影师的秘密

[2014-05-07]      责任编辑:ansel   

    和白领比起来,多数摄影师的工作方式更像蓝领,而和一般蓝领比起来,摄影师的工作更趋向于纯粹的蓝领。经过观察和体验,我发现旅游摄影是摄影工作中最让人感到惬意的领域。

    旅游摄影和常规旅行最大的区别,在于摄影成为旅行中的主旋律,收获和以观光为主,拍些照片的旅游者是完全不同的。

有了好的前期准备,你的摄影工作基本就算完成了一半。这对于大多数领域的拍摄都适用。订制计划、了解拍摄对象是重要的,试图在旅途中确定方向多数都行不通。在动身之前,通常我会和编辑,或相关机构的委托方讨论很长时间。

好的编辑会在交给你主题的同时,和你一起分析专题,还帮你搜集资料。其中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国外的书籍和期刊,也有一些来自当地的旅游局和旅行社。我也会上网或跑去书店搜集信息,还会从各种论坛和个人网站上,了解大家对我要拍摄的地方的看法。和编辑交流的另一个目的是了解他们杂志(或客户要求)的风格。无论摄影师多有自己的风格和想法,也一定要和杂志的整体风格协调,否则你们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

下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看其它摄影师拍的照片,重要性我后面会说。最后的工作就是准备器材、确定具体的线路和行程。虽然我自己也经常在专业的摄影杂志上发表复杂的器材文章,并为厂商测试器材,但是通常还是会在动身前向有关的器材专家讨教有关特殊器材的使用知识,尤其是闪光配备、特殊片幅的相机和野外的摄影配件。

多数旅行题材都不是仅靠二个机身四支镜头就可以完成的,特殊的器材和有创意的技巧非常重要,因为委托方、编辑和读者不在乎你到「那里」的拍摄时间有多短,他们只想看到与众不同的照片。当然琐碎的事情还会有很多,护照、签证、机票、保险、健康检查、各种证明要一件件地落实。


器材准备方面,我的旅游摄影中通常是使用35mm 相机,偏好旁轴相机。

旁轴相机是接近生活的相机,它最大的优点首先就是轻、小,自己带着方便、也不刺激别人。拍跟人有关的照片,最基本的是能接近你的拍摄者,并令他放松地接受你的拍摄。对于摄影来说,拍摄气氛往往比拍摄清晰的主题更重要,也更容易打动人,所以接近拍摄对象,最容易让你融入环境的器材,就是最适合的。

当然喜欢旁轴相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镜头成像好过单反相机,尤其是广角镜头,这是相机的结构造成的。由于没有反光镜,旁轴相机镜头的最后一片镜片,可尽可能地贴近底片、感光组件,这样变形和像差可以得到最完美的校正。如果有特别的需要,我也会使用单反相机,主要在使用微距和长镜头的时候。我非常不喜欢过分镜头化的照片,所以极少使用特殊镜头,包括长炮和微距镜头。当然另一个因素是单反相机的变焦镜头选择多,拍摄自然也会方便很多。

最近两年,我越来越常使用数码单反。毕竟旅游摄影的照片,主要是用于杂志和书籍的印刷,目前顶级数位相机已经可以达到最顶尖的旅游杂志的印刷要求。过去我的主力相机是Canon 5D Mark II 和Sonyα900,因为画质好、轻便。如果去艰苦的地方,我才会用备机,那就是坚固耐用的Canon 1Ds mark III。现在即便是使用底片相机也是一些特殊的机型,比如全景相机或者360 度全景相机。

从2010 年起,我发现新的工具:Leica M9,全片幅的旁轴数码相机,也是全球体积最小的全片幅数码相机,比数位单反轻便许多,而且可以得到更好的影像质量。无论是为了委托任务拍摄,或者为个人专题,它都很适合,当然M9 也不是没有缺点,它还是不能自动对焦,不适合高速拍摄,而且过于昂贵。但体积小、重量轻,真的很有优势。

摄影 陈小军

每一件事件,无论它是静止,还是运动,一定有一个场面能够被纪录为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而其它却有许多帮助表现它的画面。

决定如何处理画面,完全是摄影师内心主观感受的写照,所以从理论上,每一幅画面一定有一支镜头是最适合表现它的,但是实际的拍摄中很难达到。所以摄影师一般在拍摄中会慢慢形成对镜头的偏好。我个人喜欢广角镜头,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复杂的构图和画面,可以放进更多的元素。

底片时代,旅行中我最喜欢的一支镜头是Contax G 系列的21mm 镜头,它具有惊人的光学素质以及惊人轻小便携性。 35mm 和75mm 镜头也是我常用的,Leica M 系列的35mm f/1.4和75mm f/1.4 曾是我的至爱。如果使用35mm 单反相机,十年前,我喜欢一支24mm f/1.4之类的广角镜头和人像镜头的配合。说到十年前,那时候我是不用变焦镜头的。如果你完全选择定焦镜头,虽然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劳,但最终看到照片时,一定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除了追求好的影像质量以外,我也喜欢自然光拍摄,所以格外需要定焦镜头的大光圈。听听镜头厂商是怎么说的:一些新推出的变焦镜头,成像质量已经非常「接近」定焦镜头。关键就看你觉得对影像质量的要求和拍到照哪个重要。如果只是用在杂志上,在要求画质不高的情况下,即便是做跨页,编辑们会认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之间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人有时候也是需要妥协的,我现在也意识到,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需要放得很大,或者有很精细的效果才能打动人。毕竟旅游摄影也是偏向商业性的摄影,对于快速拍摄要求比较高,如果使用高画质的变焦镜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拍到更多「有趣」的照片。虽然在理论上,变焦镜头不可能在各个焦段上,都有非常好的光学表现,但是还是有极少数的变焦镜头,可以取代定焦镜头,当然它们都非常昂贵。

所以现在如果参与特别艰苦的旅程,需要轻装的时候,我也乐于使用变焦镜头。目前如果在单反相机上使用,我最喜欢使用标准焦段的变焦镜头(比如Canon EF 24-105mm f/4 L IS镜头)和定焦镜头(比如Canon 35mm f/1.4 L 或者24mm f/1.4 L 镜头,或Zeiss ZE 卡口的21mm 或者100mm 微距镜头)的配合。特别是我最近很喜欢带着24mm 的移轴镜头旅行,因为旅行摄影要经常拍摄酒店建筑、空间相关的图片,移轴镜头这时就显得非常有用。

如果真的是轻装且拍摄题材丰富的时候,我曾经考虑带一台机身、EF 17-40mm f/4 L 之类的广角变焦镜头和轻便的中焦段变焦镜头,比如EF 70-200mm f/4 L IS,或许有时候会加一支1.4倍的增距镜。但实际上,我还从来没有真的这么做过,我还是觉得定焦镜头的画质很重要,一支都不带实在没勇气出门。


旅游摄影对于色彩的要求格外高,在底片时代,几乎任何可能和不可能的情况下,我都坚持使用低感光和中感光的正片。

富士的VELVIA(简称为RVP),拍风景非常好,在拍摄人像方面,表现亚洲人肤色的质感也很独到。高反差高色彩饱和度高清晰度的底片,在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曾是我的标准底片,但的确略有夸张的感觉。后来RVP 升级到RVP II,特性没有大的变化。富士PROVIA 100F(简称为:RDP III)是我用量最大的底片。

摄影 陈小军

RDP III 颗粒极细,虽然在反差上没有RVP 那么大,但一方面感光度要高一点,而RDP III 的底片增感起来(比如说EI 400)也比较容易。同时RVP 在表现有些需要准确还原的东西上是有困难的。所以RDP III 是更全面的底片。柯达E100 VS 很细腻,反差色彩饱和度也很高,适合拍美好的旅游元素,比如蓝天、沙滩、花儿、雪山之类的。富士PROVIA 400F 是最好的高感光正片,很贵,但它不及顶级数位位相机的效果。

我从来不在35mm 相机上使用彩色负片,因为没有销路。不过当年的确也有些摄影师朋友特别喜欢用负片拍摄旅行,主要是印成照片挂在家里,或展览比较方便。在准备出发时,我会计算底片的使用数量,如果不熟悉的地方,只有按照自己的估计,通常平均下来一天会消耗15~20 卷底片,乘上拍摄天数,由此可以估计出所的底片,然后再多带一点。

我耗费底片要比我认识的绝大多数摄影师都密集很多。在我看来,摄影师在拍摄中,需要对事件和场景的变化,以及不断深入了解中不停地按快门,最终才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照片,这期间根本不应该考虑使用底片的问题。当然在数码时代,你完全不必再担心底片的成本了,但你依然有需要担心的事情。因为不担心有耗材,所以数码相机的使用者,总是不自觉地多按快门,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旅途中照片的存储。作为高画质的拍摄要求,使用RAW 文件纪录是必须的,也是最占空间的。

依我个人的经验,在使用2000 万像素级别的数码相机时,平均每天拍摄10~15GB 的照片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你需要存储空间大的硬盘或者数码伴侣。当然每天整理照片,把不好的照片删掉也是少占用存储空间的办法,但是那样需要每晚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有时候你今天觉得不好的照片,未必明天也这么看。这个很重要,所以最好还是等旅行结束,回到家里,过几天再慢慢删照片。

额外提醒,数码伴侣并不是很「可靠」的产品,因为它从记忆卡转存硬盘的速度比较慢,另外,它本身的可靠度也是要小心的问题。无论它有多么昂贵或宣传有多好,一定要为你的数码伴侣和随身硬盘,配上专用的防震小包或防震的盒子。相对来说,好的随身硬盘才是好的选择,我一直用LACIE 的随身硬盘,外面配合防水、防震的小盒子。

但是这样也不能保证档案不会损坏,所以一定要做双备份,至少要在计算机和随身硬盘里各保存一份,或准备大量的记忆卡,即使备份到计算机后,也不要删掉记忆卡的文件。如果只是城市之间的旅行,我会带着苹果的MacBook Pro 笔电和外接硬盘做双备份。如果去的地方比较艰苦,我会倾向于带轻便的MacBook Air。但在更艰苦的旅行中(比如自行车旅行或者徒步),我就会向朋友们多借一些记忆忆卡,索性不带计算机了。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