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个人影展 >> 正文

八一特辑·柳军|因着他的照片,那段历史不会失踪

[2019-08-01]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24 岁时柳军拍的《如此父母官》的批评照片轰动当时中国摄影界;25 岁时他主动请缨前往云南老山前 线,用一颗赤诚之心,拍摄了战火纷飞下我军战士们的战斗和艰苦生活,27岁时作品《不要忘记他们》获《艰 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个人风格”大奖,被誉为“离敌人炮火最近的摄影人”,“建国以来最优秀的战 地记者”。

    光环没有让柳军骄傲和懈怠,他要证明自己不是因为幸运而获得如此赞誉。1990 年代,他深入军营和边 防驻地,以客观温情的“第三只眼”拍摄了《国事·家事》《别亦难》《青春岁月》《巡逻吾甫浪》等反映 战士真实生活和情感的作品,“把一群青春男儿起居、操课、交互、闲暇这类似水流年的日子,拍出意趣和 神韵。”

    2003 年柳军调入解放军画报社,后担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柳军坦言:“工作性质不同、职责不同、担 子不同了,客观上我离兵越来越远了。”这对于将“做离炮火最近的记者,像战士一样冲锋”奉为圭臬的柳 军来说有些许遗憾。但面对军队训练、演习、阅兵等重大题材,柳军依然坚持拍真实、拍个性、拍价值,为 我国的军事发展和军队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影像历史,为军事摄影贡献了自己的血汗和智慧。

▲军事摄影家:柳军

    柳军出生在军人家庭, 父亲曾在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作战处工作,母亲 曾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儿时住的营区在宁夏贺兰山边上,是个倔强、爱冒险的 少年。做饭、 铲煤、扫雪,走 8 里路上学……

    上山下乡插队时柳军15 岁,个子不到 1.7 米,只能算半个劳动力,别人用一个小时干完,柳军用两三个小时,乃 至五六个小时也要完成。这些青少年时期的艰难磨炼了柳军的毅力,塑造了他的性格。

▲《如此父母官》 1985年 5月 12日,陕西省白水县城郊乡副乡长陈春潮在解决移民问题时,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竟动手将年近 60岁的车利洲老人打倒在地。柳军摄

▲《国事·家事……》1993年 4月 23日,驻守在新疆伊犁阿拉玛力边防连的这位西部军人,面对戍守边防和照顾家庭的实际困难,陷入两难困境。柳军摄

▲《青春岁月》1990年 7月,陕西蒲城县,兰州军区罗盛教生前某部通信连女兵在操场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柳军摄

▲1986年 5月 24日,柳军冒死登上云南老山前线距敌军仅 6米的405前沿阵地,采访在此守防的猫耳洞一线官兵。

    1985 年 12 月 20 日,柳军上战场。那以前,柳军从 来没机会看外国战地摄影作品。师部一些知心朋友给他送 行时说:“希望你拍到的东西和你的人一样真实!”而柳 军自己信念坚定:努力做对军人负责任的摄影者。

    那一年,柳军25岁,身份是突击队员,而不是摄影师。 “2—24”号码用橡皮膏在他身上贴满了 200 块。当时的 战斗双方犬牙交错,战斗打响,伤、残、死、被俘,可能 都是一瞬间的事。如果被炸碎了,通过“2—24”号有个交代。 他身上还有0.7秒的“光荣弹”两枚。如果被活捉,就会拉响。

▲《“生死 线”上的第 183 次 闯 入》1986 年 7 月 29 日, 云南老山轮战 前 线 421 团 一 连陕西渭南籍 18岁新战士宋 学 峰 第 183 次 只身闯入“生死 线”。他脖挂“光 荣弹”,在敌军 炮口、枪口下, 抢修、架设被敌 军炸毁的通信 线路总长达 500 余公里,确保了 一线阵地与后 方指挥所的通 信畅通无阻,成 为该部闯入“生 死线”次数最 多、年龄最小的 战士。   柳军 摄

▲《阵地上的全家福》 1986年 9月 23日, 21岁的陕西宝鸡籍侦察兵张广林在老山松毛岭 662.6高地观察哨位上,请路过该哨所到一线阵地采访的记者,为站在守防战位上的自己拍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并寄回家中,以安慰千里之外年迈父母及亲人们的牵挂。照片中是张广林的父母、哥嫂和姐弟的合影。柳军摄

▲《不要忘记他们》(之一) 1987年 1月 2日,登车上阵地参加拔点战斗的突击队员宋建平(右三)向战友告别。柳军 摄

4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陈小波 胡武功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