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摄影基础 >> 正文

135相机卡口变迁历史趣谈

[2008-08-12]      责任编辑:ansel   

1983年,Nikon第一台自动聚焦相机F3AF出现,这机器丑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完全是外星人和F3HP的杂交后代,伴随这款相机发布的还有两支镜头:AF80mm F2.8和AF200mm F3.5 IF ED。完完全全的AF技术验证机,唯一得到的反馈就是AF机身这么做肯定行不通。

AF卡口首发于1986年,当Nikon公司开始生产AF镜头时,它将AF镜头的机身对焦驱动与AIS镜头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它与AIS镜头一样在镜头底部有一个机械凹槽,同时在5:30位置加入了一个带槽的对焦驱动镙杆,镜头上取消了兔耳,在卡口环上的12:00点位置有五个电子触点,它们通常标明为AF AIS镜头。

1989年,在F卡口30周年的时候,尼康曾经用F卡口做过一批小闹钟送给老用户,用意是感谢这么多年以来的支持,非常的有人情味。

随着机身功能的不断加强,镜头卡口也在不断改进,有一项重要改进就是是在1992年随F90上市而推出的AFD镜头,通过镜筒上的距离编码器将当前合焦的距离告知机身,这个距离被用于机身评价测光中,。这样的镜头在镜头的外桶上标明为AF D。其他特性与AF镜头一样。在日常使用中,距离信息的用处不大,但在使用闪光灯的环境中时,距离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至此,尼康在F卡口上的改进暂时告一段落了,从不能光秃秃的F卡口到可以传递最大光圈的AI再到可以光圈联动测光的AIS再到能够自动对焦的AF,能够传递距离信息的AFD,没有光圈环的G,镜身驱动的AFS,尼康F卡口的发展趋势已经相当明显,那就是变成一个完全没有机械传动部分的电子化界面卡口。

1933年成立的佳能到现在也有了75年的历史了,在这75年之中,佳能所生产的相机经历了从旁轴到单反的变革,而卡口这一方面,也经过了卡口-L39-R-FL-FD-newFD-EF的变迁,平均下来,大概是每10年换一次,跟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换老婆的频率差不多,而佳能也如同一个决绝的男人,一旦发现情况不对,无论用户再不舍也好都会立即更换卡口,将过去的老用户抛弃。

佳能依靠仿制徕卡旁轴起家,早期的时候跟尼康合作,由尼康来提供光学组件,从1936年开始销售的佳能最初的相机上,不仅镜头,就连卡口,联动测距仪都是尼康给做的。最初的佳能相机为了规避徕卡专利采用了内三爪的插刀式卡口设计,更换镜头比较方便,但是战后为了在一片萧条之中苟延残喘的求生存,改为徕卡式的L39螺口,这样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兼容徕卡镜头也可以提高佳能相机的销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2年。这一年,佳能推出了Canon IVsb,这是第一种带有1/125秒闪光同步快门的旁轴机,非常适宜于新闻用途。到了1954年,徕卡全面放弃了L39螺口,改用M卡口并且推出了划时代的M3,M卡口有25年的专利限制,这让以抄袭徕卡为手段,以超越徕卡为目标的佳能感觉十分沮丧,虽然螺口旁轴相机销售状况依然十分理想,但佳能依然还是转向崭露头角的单反相机领域,不过旁轴也没有丢下,佳能这种吃锅望盆的做法让它的单反相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落后于pentax,nikon,等其他竞争对手。

1959年的时候佳能推出了单反初号机Canon Flex,首次搭载了崭新的卡口:R。这是一种内径48mm的三爪卡口,佳能设计了一套极为复杂的固定机构来连接镜头和机身并且实现自动光圈。佳能在卡口规格设计上走在了当时的最前列,这使得佳能在设计大口径镜头上游刃有余,而不像只有44mm内径的F卡口的尼康那样束手束脚。比如说1961年上市的Canon 7同期发布了一支50mm/0.95标镜,为了使用这支镜头,Canon 7同时搭载了L39螺口和R卡口。既便如此,50/0.95搭载到Canon7上时也依然会遮挡一部分的取景器。佳能在60年代的大口径镜头竞赛中尝到了大口径卡口的好处,日后在设计新卡口时都尽量往大了走,最终出现了EF这个几乎可以兼容所有镜头的卡口。

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