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叶明文:平遥大展评论|中国摄影 VS 国外摄影

[2018-09-27]      责任编辑:原创   

理解性介入:纪实摄影可以不用文字或语言的描述,来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用直观的方式,留下某个相对真实的画面,告诉你看见的是什么情境、样貌和故事,摄影师需要驾驭画面,能够把这件事描述清楚,理解的范围包括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的理解。
 
观察性介入:观察性是指影像描述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现象、变化和矛盾;能够看见日常行为中具有人性本能的特征;能够发现某个有意思的问题进行关注等等。艺术家们在一个领域里做深度的拍摄,用持续时间、逻辑关系或集中采集的方式来完成一个专题。摄影的介入,已经让他们成为某个领域的研究者。
 
中国摄影师在纪实摄影中的完成度不高,整体表达的力度比较弱,风格起伏不定。

▲ 叶鸿琦《苗家》  选

▲叶鸿琦《苗家》  选

▲熊良彦 重庆交通茶馆

▲纳塔利亚 作品

▲晏励春《青阳人》 选

▲周建生《乡村旅游系列》 选

▲ 杨达《库尔德人》 选

▲埃德加《隐形人》 选

▲宋泽毅《二战终结之地》 选
 

6  到了山顶,看得一样远 

  平遥的传统是每年向国内一位重要摄影家致敬,同时邀请一位国际大师来参展。尼尔?斯莱文的作品全部是团体照,安哥的家国岁月中也有很多是集体照,把他们的作品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都是通过照片来观察这个国家的经济背景和精神面貌。
 
安哥从现实中捕获中国人的生活痕迹,尼尔?斯莱文则是通过安排设计画面来传递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同是集体行为,我们看到差别的背后逻辑是一样的:是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决定了集体和个体的行为方式。
 
在山脚,无论你朝哪个方向看,总是被遮蔽,看得不够远。到了山顶,一览无余,都能看得一样远。他们都已经站在山顶。
 
摄影的山顶,就在最朴素的人性中。在那里,才可以看得远、看得清。

▲ 安哥&尼尔•斯莱文作品对比

▲ 安哥&尼尔•斯莱文作品对比

▲ 安哥&尼尔•斯莱文作品对比
 

▲安哥&尼尔•斯莱文作品对比

 

▲ 安哥&尼尔•斯莱文作品对比

 7  餐桌上的摄影聊天  

 22日晚和几位没有离开平遥的生活馆摄影师一起晚餐(AA),席间基本上在聊摄影,讨论大展中的作品,有时候私密性的聊天更加实际有效。现回忆其中的几个片段。
 
A女士:如何看展,碰到摄影瓶颈咋办?
 
这二个问题是一个性质。看展和摄影如果是反过来做,效果可能比较好。看不懂的使劲看、反复看;看得懂的简单看、快速看。当然最后可能还是看不懂,不要紧,毕加索在回答他的作品时,有个比喻很妙:早晨起来听到鸟叫,好听吗?好听。听得懂吗?听不懂。那就对了,好听就行。
 
看展也不需要完全看懂,而是沉侵到那个语境里面,在里面染,时间长了,自然就着色了。下次你出手,照片的画面感就不一样了。每年平遥有那么多的国外作品,都被看不懂而放弃,好可惜。摄影也是一样,最好不要按部就班,而是直接进入当代摄影,这样就特别容易。为什么年轻人拍的好看?大多数人总是流连忘返在80年代摄影风格中,所以永远突破不了自己。女性都有个超强能力,进商场扫一眼,就知道那个是新款,立马拿下,旧款打折也不要。可是拍摄却一直按照老款来,问题在这。
 
B先生:如何向国外摄影师学习呢?
 
真正好的作品不是学来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天才的地方,可是我们学习他人恰恰蒙蔽了自己。不学也不行,不学无术。最好是介于学与不学之间。初中级的要学,高级的没法学。摄影的学习,很多都是在学相机的功能,很少涉及相机的能力。
 
这次那么多国外的好作品,有点茫然无措,学哪个呢?有一个秘密,藏在其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国外每一位摄影师的简介?答案就在那个上面。
 
国外摄影师简介上的描述,都是某某摄影师在研究什么,探索什么,对什么有兴趣。而中国的摄影师介绍,都是什么会员、什么奖项、参加过什么展览等等。这就是相机的功能与能力的区别。摄影师应该是成为某个领域的研究者,或者因为拍摄而研究,或者因为研究而拍摄。这个研究的起因是兴趣或有趣。从这个很有趣开始,是摄影的路径,也是摄影具备更多可能性的关键。从有趣到成为研究者,我相信照片自然就有了看点和深度。所谓的图形影调或内容思想,也就在拍摄项目需要中完成了,可惜大多数人做反了。
 
 
C先生:如何当策展人?
 
不知道如何当,可以说一点小体会吧,比如做策展人的基础。预备策展人需要有10万照片的阅读量;起步策展人需要有50万张照片的阅读量,合格策展人需要有100万张照片的阅读量。这个数字并不可怕,可以做到的。阅读量主要是建立宽阔的视野、对照片特征的敏感性、对照片思想的辨别能力,做一个摄影师则完全不需要这个,阅读多了可能还有坏处。阅读量达到了,不是说就是一位好的策展人,而是一个基础。还需要其它的机缘,比如了解制作材料、沟通、平面设计、空间想象、写作、个人品味等等,很像是有点艺术的包工头。
 
D先生: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卖?
 
没有卖过作品也没做过画廊,所以这个说不好。假如自己想买的话,应该要符合二个买点:1具有永恒性,2能体现最简单最朴素的人性照片。(这个说法比较抽象,现场做了比喻)永恒性是指照片能承载某个时间节点的历史和文化面貌;或者相反的一种照片:可以超越某个时间节点的内容,具有更长的耐看特点。就像酒一样,放的时间越长越好喝。
 
第2条也是摄影的关键,最朴素的人性是没有办法定义的,举例子:肚子饿了想吃饭,身上痒了自然去挠挠,就是最朴素的人性,是摄影的表达核心,大师们拍照片其实是不累的,因为他们和朴素的人性保持一致,所以,处处是照片,拍起来轻松自然,照片温馨能感动人。我们很用力的去表现,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实很苍白,恰恰表现不了什么。
 
E先生:平遥大展怎么样?
 
平遥的特点就是包容性,大师与发烧友可以并列。今年的大展,国际化最明显,柴油机和棉织厂的一半以上是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分类规划分区策展”也比往年更清晰,是最好的学习课堂,撑得住“国际”二个字,类似家门口的阿尔勒摄影节。
  

 8  中法策展人的对话 

   法国著名策展人,前Getty图片库总裁Dominique Charlet(多米尼克·夏莱  ),他在名片上用“沙磊”做他的中文名。

很巧合,在《苗家》的展场相遇,也许是出于礼貌,他说很喜欢这里的照片和展览,希望我去他的展位谈谈策展,就这样定了。在此之前,没有和任何一位国内或国外策展人正式交流过策展内容。
 
沙磊是认真的,在他策展的C2展馆《回声》作品前,从每一位摄影师的照片意义、展览衔接和呈现呼应、到回声的想法与作品之间的联通,他滔滔不绝以及回答我的问题,一共讲了近2小时,直到服务生催促场馆关闭,非常感谢组委会派来的大学生翻译,遇到一些复杂词汇的挑战,最终完成了任务。

 

VS

 策展人:多米尼克·夏莱       策展人:叶明文

面对《回声》展览,如果没有沙磊的解释,我肯定是无法全面理解的。他首先说明将10位摄影师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的原因:在我们每一人的生活,总是有高潮有低谷,有波浪有平静,你不可能是永远停留在动态流动中,总归是要回到平静里面。选择的摄影师都是基于这些思考,用图像来进入各自的内心,从自然、人与自然到人与社会逐步展开,彼此呼应,产生回声。(现场翻译这些非生活化语言有些难度,文字是根据现场意思重新表达,后文亦如是)
 
接下来我们关于策展的对话开始了。(节选)

 
 

▲《回声》图1

▲《回声》图2

问1:为什么在每一个人简介上面多出一张或三张照片?
 
沙磊:有的是为了说明摄影师主展照片的起因,有的是根据作品内容来配合延伸的,作为回声效果而设计选择的。(综合举例)图1:摄影师的姐姐是位精神病患者,她长期照顾姐姐,在面对病人和亲人的状态中,她的心情并列呈现的照片,有时激烈不安甚至躁动,有时平静,床上的痕迹表示动态,海的照片则是回归平静。图2:三个猴子的照片,是在说明和猴子和城市中孤独的人的关系,人在城市巨大结构中生活得就像一只猴子,而猴子在它们的环境中生活得像一个人。最右边的那只猴子正好在看着城市里面的人。

 
提示:沙磊在计划展览的前期,看了摄影师的很多照片,为每一位摄影师选了其它照片作为展览的回声关系而特别呈现的。其它的作品就不一一描述了。

▲《回声》图3

▲《回声》图4

▲《回声》图5

问2:为什么在这几组照片的最后都加上了单独一张?
 
沙磊:在山谷里听回声是由大到小逐步回落至最寂静的状态。《回声》在每一段的结尾是最为平静的时刻。展览策划前要求每一位摄影师根据自己的作品节奏,再去专门拍一张海的照片,为适应他们的作品,对明亮度做相应的调整,作为结构的关系和回声的效果而加入的,也是刚才提到的整个回声都是讲述自然和社会各种状态下,由动态到静态、高潮到低谷的规律。

▲《回声》图6

问3:这位摄影师为什么第1张是彩色的?
 
沙磊:策展人和摄影师有许多地方的理解会有差异,比如摄影师喜欢彩色,但这个专题或许是黑白比较有意境,也可以和后面的作者产生关联的视觉效果,我就建议采用黑白,并且用1张彩色来做过度性的进入。
 
他的解释之后,我对翻译说,有重要的问题要问,需要逐句翻译,现场的观众都竖起耳朵了... ...
 
问4:作为策展人,都会遇到与摄影师意见不一样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沙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反复和摄影师沟通,告诉他们关于我的想法,虽然彼此意见不同,但最后总是愉快的达成一致。
 
笑回:你的回答有外交官的水准,属于温和型,我是简单粗暴型的。经过多次经验之后,给熟悉的摄影师做展览,从选片、定方案到上墙,都省去了与摄影师沟通环节,摄影师直接来参加开幕仪式了。
 
 背景:这组作品名字叫中国,主要是在上海拍的,讲述城市里的生态,巨大拥挤的建筑已经将绿色缩小到最低限度了。作品陈列是树木逐渐减少的方式。

▲《回声》图7

问5:为什么在个人简介上配1张来自非洲的照片?
 
沙磊:非洲人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属于自然原生态的生活,而这些照片里面,人为的痕迹很多,绿色没有了,不是自然的生活,希望能回到自然的环境中去。
 
问6:噢,那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根据这组作品,你个人是希望在非洲生活,还是愿意在欧洲生活呢?
 
沙磊:那是摄影师的看法。
 
众人被他的回答逗乐了,全场鼓掌大笑,结束了整个愉快的讨论。

总结

听完沙磊关于策展的思路,对我的启发很大。回顾之前的策展,自己会考虑摄影师的作品观看秩序、数量与大小、展览气场形成、空间和视觉关系,也会考虑观众的心理,但没有像沙磊这样从添加的内容去增强作品的内涵,以及整组作品最终给观众传达什么样的讯息和思想。展览背后为摄影师所做的大量筛选工作,对每一人的深度研究和调整,尤其是他对群展中作品关系的衔接处理,真的让我受益良多。感谢沙磊无私的分享,感谢平遥每年带来许多国际水准的摄影展览。

2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叶明文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