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刘铮:摄影成为他的日常工作

[2007-05-06]      责任编辑:ansel   

  他已经不敢说自己喜欢摄影,摄影成了他的日常工作,是他生活内容的一部分。

  摄影人刘铮很忙,新的一年刚开始,找他拍广告的客户就接踵而至。几次通电话他都在不同的地方干活,想象他一定像电影里的快放画面,充满激情和动感。
  2月9日晚,刘铮拍完广告从外地回京。10日上午睡了个懒觉,接近中午起床吃饭,刚一开手机就被我逮着了,约好了到他的工作室聊,他说今天没事,时间都给你了。

  他出门迎我,人还离得老远手就伸过来了,四溢的热情坦率的笑容犹如故人相见。眼前的刘铮质朴随意,极为平和的样子,大约一米八的个头,身材保持得很好,气色也不错,看起来要比他实际年龄小很多。他的发式衣着非常普通,没有一丝引人注意的怪异,混在人群里你完全看不出他是个成功的摄影艺术家。

 刘铮的摄影工作室在蓟门桥附近的一所学校里,这是一间朝南的普通教室,没有装修,教室东墙整齐地摆放着一溜书柜、搁置物品的铁架子和一个用绿色丝绒围起来的小空间,可能是拍摄人像时换衣服化妆用的;教室靠西墙有一张旧的三人沙发,北墙是几张灰色的写字台,上面堆置着电脑和很大的显示器;靠窗的整个一面就是刘铮的摄影工作台了——白色的台面和几个大号的摄影灯在整个教室中极其醒目。一架瑞士产4×5英寸片幅的仙娜相机以随时待命的姿态被固定在工作台前。

  刘铮说,他多数的拍摄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50年前,刘铮出生在北京。10年前,刘铮成了自由摄影人。按刘铮的说法,他走到这条路上来不是刻意而为,完全是“水到渠成”。

  1985年,刘铮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先后供职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录制部、北京儿童电视艺术中心、《星光月刊》、《中华英才》半月刊。担任编辑、电视编导、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铮去演出现场为著名指挥家彭修文拍照。 “当我第一次把镜头聚焦在彭修文先生花白头发上的那一刻,我萌发了拍摄‘中国名指挥’专题——把那些德高望重尚健在的指挥家们‘一网打尽’的设想。”1991年,刘铮单枪匹马地开始实施这项浩大费时的工程。那正好是严肃音乐不景气的时候,正式演出很少,可以想象完成这样一件事谈何容易。

  刘铮是一个严肃的有责任心的摄影师,他想好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并且要做到最好!历时两年多,他执著地追寻着这些指挥家的足迹,就像抢救国宝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把一个又一个指挥家最有特点、最生动的形象定格在他的胶片上。

  三年后的1994年初,当《中国名指挥家》正式出版的时候,有的指挥家已经驾鹤西去,而刘铮这部摄影专集则为历史留下了珍贵记录。专集中,40位中国著名指挥家们或挥洒自如或气势磅礴或优雅淡定,黑与白的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舞动着音符的身影如同一个个被凝固的历史瞬间,折射出中国严肃音乐发展的坎坷与辉煌。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为专集作序,赞扬刘铮“作为摄影家,经过艰苦的努力为严肃音乐艺术家造像立传,这是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很有意义,难能可贵”。

  同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和香港通利琴行联合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了《刘铮专题摄影展》,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之后的几年里,刘铮的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和展出。有近百幅作品被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他的传略还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和首部《中国摄影师名录》等。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先后对其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专访。

  刘铮成了摄影界的名人,越来越多的人找他拍片子,拍什么的都有,最多的是广告。开始的时候,他忙里偷闲地帮朋友们的忙,尝试接触一点新的东西。他发现广告摄影中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去学习掌握和理解,每一次他都会以严谨的专业技术精神和极大的艺术热情去拍摄。那时候广告摄影还不像现在这样火爆,有人推崇有人不屑,争论双方都把焦点集中在广告摄影的艺术性上。刘铮在《中国摄影报》上发表文章说,摄影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艺术,摄影始终处在艺术和技术的尴尬之中。说完他继续拍摄他的广告去了,不去回应任何反对他的言论。他说那怎么可能说得清楚呢?见仁见智而已,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