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在自然中追寻心灵上的美感

[2006-07-25]      责任编辑:ansel   


    摘要:摄影者在长期的风光摄影创作中,可以逐步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完善自己的人生。人的不同文化素养、审美趣味影响着他的风光摄影作品。在风光摄影创作中,摄影家会在自然中取得心灵的升华,寻找到心灵的归宿,取得美的启迪,同样,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摄影家,会以他对人生真善美的领悟,创作出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为观赏者所感动,为观赏者所接受,艺术真正成为点燃人们人生之路的火炬。

关键词:风光摄影;人生;心灵的升华;真善美的领悟

    风光摄影是一种抒情的创作活动,是创造性的艺术劳动。摄影者以自身的经历、文化修养来感悟追寻自然界中美的瞬间,从而创作出一幅幅风光摄影作品,风光摄影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

    风光摄影离不开自然,没有自然界,则无所谓风光摄影,很多摄影受好者喜欢风光摄影,这体现了人类有一种渴望接触自然的本能需要,人们迷恋大自然的动人景色;自然景物能触动人的感官和感情,激发出愉悦、奋发、感叹、哀愁等诸种情绪。人们赞美山的雄伟,海的壮阔,松的坚贞。这是由于人们在长期接触自然中对景物产生的理解和感情。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又依赖大自然而生存和发展,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永远继续下去。这就决定了人类对于自然美的欣赏、热爱与追求也是永远不会衰退的。作为艺术作品的风光摄影正是反映了这种感情和需要,它将永远是摄影爱好者追逐觅取的题材对象。

    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的美就是自然美,而风光摄影则是把它从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艺术美是人的能动性的创造过程,在这一创造性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人生追求发展,追求理想人生,艺术的审美人生境界。一幅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界进行克隆,艺术美是对自然美的再造,有人认为摄影与美术创作不同,美术创作可以对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去粗取精,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去创作出一幅优秀的风光画,而风光摄影只要把相机对准大自然按一下快门就可以了,风光摄影只不过是自然界简单的复制。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风光摄影虽然不能象美术创作那样随心所欲,必须以大自然为蓝本,但在风光摄影创作中,依然要调动人的思想进行构图、用光,通过色彩的对比,影调的变化、光线的表达,画面的虚化等技巧手段来表现一种审美的构思,从而创作出一幅具有审美价值的风光摄影艺术作品。所以风光摄影作品的诞生,决不是纯客观机械地按下快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及对人生的思考。

    摄影者在长期的风光摄影创作中,可以逐步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完善自己的人生。因为风光摄影创作的对象是大自然,要想创作好一幅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就必须深入自然,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在这认识自然过程中,人们也在逐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自然的法则就是人生法则,人生的法则又是自然法则的映现,人的心灵是一面镜子,在映现自然本质的同时,也昭示了人的本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十分注重人对于自然的适应,以至能移彼此相感相通,和谐相处。中国的传统艺术强调从自然之中吸收灵气,从哲学之中获取特有的观察方式和感受途径,于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中折射鲜活的人生。中国香港摄影家陈复礼的风光摄影作品,如《千里共婵娟》、《朝晖颂》等具有壮阔幽深的大自然意识和生命情调,既使人心灵净化,又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自然的深境。古代哲学家庄子认为,“道”是万物根本,是至大至极的,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肯定了美存于天地自然中,为天地所拥有。所以“圣人者,原天地之而达万物之理”,这“理”亦即“道”。人与于自然天地之间,是和谐统一的。“道生发了宇宙万物,包括人类,因而人类应该纵身大化,与宇宙自然体合无间,达到‘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在庄子的胸襟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这是人生的至境,也是美的至境。而人类所创造的艺术,究其根本也正源于此,而且只有遵循这个宇宙大法,创造出来的作品才是美的。摄影大师郎静山创作的以黄山为主要内容的“集锦摄影”也给人这样的感觉。他所创作的作品,就如同参与了天地万物运动,自然而然地涌流而出,以至体现出“天地之美”。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陈丹升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