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侯波:用镜头捕捉珍贵历史

[2005-11-03]      责任编辑:ansel   

    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笔者如约来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宿舍区,按响一个普通单元的门铃。门开了,一个面容清秀、身材瘦削的老太太出现在我们眼前。“噢,你们来了,快进来吧!老头子,来客人了!”老太太笑着招呼我们进屋,她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对象———共和国第一代女摄影家、原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侯波。

  进了客厅,顿感一阵凉风扑面而来。侯波的老伴———著名摄影家徐肖冰站在靠阳台的一张小桌旁,桌上堆满了书、纸,看得出来他正在写着什么。他笑着对笔者说:“侯波早就把空调开大了,怕你们一来热得受不了!”原来如此,笔者暗想,侯老可真是个细心人啊!

  ●瞬间定格为永恒

  坐到这对著名摄影伉俪家里的简朴沙发上,客厅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张放大了的照片———徐肖冰、侯波夫妇俩与毛泽东在香山的合影,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于是,我们的开场白就从这张合影开始。

  这张照片摄于1949年5月。那时,毛泽东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休息、办公,并接见国内外的一些客人。一天,侯波接到组织下达的任务,去香山协助徐肖冰完成主席接见外宾的摄影任务。这次会见结束后,客人走了,侯波他们收拾机器也准备离开。这时,主席回过身来招呼他们坐下。

  主席在延安时就认识徐肖冰,得知侯波是徐肖冰的爱人且也是从延安出来的后,饶有兴致地问侯波是哪里人,侯波回答说山西夏县,“山西可是个好地方,关云长就是夏县人,陈赓在你家乡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呢!”主席的话把大家都逗得笑起来了。本来这是侯波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主席,心里自然有点紧张,不敢与主席坐得太近,没想到主席这么平易近人,说话这么幽默,这么随和,一下子她轻松起来。

  想到不能过多占用主席的时间,侯波他们起身向主席告辞。这时,主席站起身,说:“来,咱们一起照个合影吧。”于是,与侯波他们同来的新华社记者陈正清举着照相机,让侯波夫妇俩跟主席合影。侯波、徐肖冰在主席身边一左一右站好,这时主席发话了:“不行,不能这样站,女同志是半边天,要站在中间。”不由分说,主席站到了侯波的左边。陈正清按下快门,这张珍贵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记录开国大典的经典画面

  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永远铭刻于心的是开国大典这天,她拍下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令人激动的一瞬间,给后世留下永恒的经典画面。“那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站在天安门的前廊上,离前面的护栏不远。为了能拍到他们的正面,我只好冒着危险卧在天安门城楼琉璃瓦上。周总理看到了,忙用手拽住我的衣角。就在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刹那,我的快门同时按下。等我拍完后,发现总理还在拽着我的衣角。”说着,侯波取出开国大典的那张照片,照片上主席正对着扩音器大声宣告,十分传神。看着这张照片,曾经多次在纪录片中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此时仿佛一下子回旋在耳畔,激荡在心里。看到笔者的钦慕之态,侯波马上表白:“这张照片,是我最得意的几张之一。不是因为照得好,因为它是一张非常特殊的照片,一张新中国光辉历史的见证———不是谁想拍就能拍得到的。是历史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昨天固然珍贵,明天更加美好

  这位女摄影家其实本名并不叫“侯波”,她出生时爷爷给她取的名字叫“阎千金”———按老百姓的说法,一个女孩就是一千金。后来,她上中条山参加革命队伍时,当时在中条山工作、解放后曾任云南省省委书记的孙雨亭给她改名“阎锋”。再后来到了延安,又出于保密的考虑改称“侯波”。“没想到这一叫竟叫了一辈子,到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我的真实姓名,现在就连我自己也觉得再叫‘阎锋’别扭,反倒‘侯波’却成了我的真正姓名。”

  徐肖冰告诉笔者,解放前,毛主席并没有专职的摄影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侯波才担任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一干就是12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们夫妇拍摄了无数张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照片。大家熟悉的《毛泽东在韶山》、《毛泽东和亚非拉朋友在一起》就是侯波的作品。主摄中南海12年,是侯波一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那时,拍照、冲洗、整理资料,侯波一个人全包了下来。“只要在北京不出差,一接到电话,人和摄影器材都保持着一声令下立即行动的状态。”这时,坐在一旁的徐肖冰插话了:“那会儿,她到哪里去?去干什么?要去多久?连对我都保密。”

  1989年,这对“摄影双璧”出版了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邓小平同志看了画册,连说“好极了,好极了”,并在画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当时聂荣臻元帅、杨尚昆同志派人送来了他们的贺信。“江泽民同志那时已是总书记了,他也给画册出版问世写了贺信。”说到这些,老人很开心。

  1999年,举国庆祝建国50周年。4月9日,侯波、徐肖冰摄影回顾展“从延安到中南海”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隆重开幕。开幕式一结束,两位老人就被众多观众围了起来,老朋友向二老表示问候、祝贺,摄影爱好者纷纷拿出此次影展的纪念封请二老签名留念。“人们真是太热情了!听说还有一个观看影展的女同志,她拿来了40多年前我为他父亲照的一张照片,可惜我没有见到她!”侯波不无惋惜地说着。据悉,徐肖冰的家乡浙江桐乡已建起了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采访时,他们说,我们多年的作品总算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

  老人一家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他们早餐就冲一杯牛奶就饼干,晚上熬一些稀饭就咸菜,生活非常简单。“没离休前忙拍摄任务,以为离休了会清闲。谁知退下来以后,各种群众组织找上门来,不好不参加,反倒比以前似乎更忙。这两年身体不行了,守在家的日子稍微多起来。”侯波谈到离休以来的生活时,徐肖冰指着小桌上的一堆资料抢白:“守在家也不得闲,整理这些资料,这项工程很庞大。不过,我们乐意发挥余热,做点实事。昨天固然珍贵,但明天更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