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佳作赏析>>专题影展>>正文

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入展作品(附评委点评)——记录(文献)类

[2018-07-16]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 101、《最后的车间》  作者:黄金重(金华)

   浙江四方集团始创于1961年,是当时金华最大的工业企业,1967年改名为永康拖拉机厂,她在中国农机工业发展史上创下了许多第一。传统产品手扶拖拉机、柴油机远销东南亚、巴西、北非等国家和地区,是同行业内唯一出口免检产品,是一代永康人的骄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2008年永康市委市政府作出四方集团整体搬迁的决定。生产车间陆续搬迁至新厂,截止目前位于城北的37万平方米老厂区还有部分车间在生产。2018年元月开始我用镜头记录老厂区工人的生产生活的场景,时光磨损了生产线,却磨亮了工人的心灵,老厂区洋溢的依旧是勤劳、严谨、奋斗的“永拖精神”。

▲1.披锋(冲压件的边缘毛刺处理)车间工人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工作。

▲2.在柴油机关键部件齿轮精细处理车间,工人专注认真的操作。

▲3.2018年1月31日,春节临近,工厂车间陆续放假,而敲铁工人冒着风雪继续奋战第一线,为来年压铸车间准备原料。

▲4.工人重新组装机器并打包装车,将产品输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5.每天凌晨4点工人开始清理打扫压铸车间。

▲6.午夜时分压铸车间工人乘短暂的休息间隙打个盹。

▲7.工人多数来至永康各地,中午为节省时间,大多自己在厂里做饭。

▲8.工人们辛苦劳作后不管天有多冷都要到简易浴室洗澡。

▲9.工作之余,工友在休息室交流工作经验。

▲10.行走老厂区的车间,到处可以看到表彰优秀的锦旗和奖状。

▼ 102、《一码归一码,扫我二维码》  作者:胡笑(金华)

   随着科技倍数级的发展,人们的支付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网络支付方式的流行已经融入交易的方方面面,走在街上花式扫码收款比比皆是,用二维码收款的乞讨者、随身佩戴扫码牌的停车场大叔。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显得便捷和生疏,丁与卯之间,一码归一码的维度交织,在三维世界中编码关系。

▲1.曾让商家最头疼的假币,像是一件史料展览品。

▲2.只进不出的钱包,似乎增强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3.为了顺利地完成所有买卖,大爷借了儿子的收款码。

▲4.弄堂一角的一家老式理发店里,二维码赫然入目。

▲5.路边的乞讨者希望通过时代科技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6.一排目光的”扫”视。

▲7.停车管理员随身佩戴二维码以便车主高效快捷出。

▲8.全民使用二维码支付方式已悄然兴起。

▼ 103、《打捞》  作者:曹旗伟(宁波)

   2016年9月17日拍摄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礼嘉兴桥村。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海曙区礼嘉兴桥村河水泛滥,一辆行驶中的小车不慎滑入河中,记录拍摄了小车打捞过程。

▼ 104、《她们》  作者:范英(宁波)

   慈溪有个水产批发市场,午夜时交易就熙熙攘攘,因此人们就称它为“半夜市场”。在“半夜市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是货主,也不是摊贩,而是搬运工。他们的时差正好和我们相反,当我们已经进入梦乡时,他们却已经奔波于市场的各个摊位,用人力三轮车装卸,并把货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忙碌而辛苦。他们中很多是女人,多数来自安徽宿州泗县以及阜阳等地,在慈溪少则几年,多则10年以上。她们住着简陋的房子,拥挤又潮湿,年复一年。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挣点钱。 此组图片,记录了“半夜市场”女工的劳动和生活片段。她们除了干和男人们一样的体力活外,还承担了繁重的家务活,照顾孩子等等,每天的睡眠时间比男人们更少。生活虽然艰苦,但她们却任劳任怨,乐观和开朗。她们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当我用相机记录他们的时候,我的心也被深深的感动。

 ▲  1.马成霞,安徽宿州泗县人,45岁,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已上大学,在慈溪12年,与丈夫焦猛同在半夜市场打工。

   ▲2.秦素灵,安徽宿州泗县人,46岁,三个孩子,在慈溪15年,与丈夫李庆芳同在半夜市场打工。

   ▲3.陈珍,安徽阜阳人,44岁,育有两个男孩,大儿子上大学,小儿子当兵,在慈溪11年,与丈夫赵乾峰同在半夜市场打工。

   ▲4.程影,安徽阜阳颖州区人,33岁,育有两个男孩,分别是11岁和8岁,小儿就读老家,在慈溪12年,跟随丈夫杨其亮同在半夜市场打工。

   ▲5.杨其霞,安徽阜阳颖州区人,38岁,育有一男一女,男孩16岁,女孩12岁,在老家就读,在慈溪16年,与丈夫程涛同在半夜市场打工。

▼ 105、《山核桃背后有“三山”》  作者:汪黎明(杭州)

   在村边青郁层叠的山地里,插着一把把粉红色的香烛,刚点上不久便腾起一缕缕缥缈悠长的青烟,在微凉的空气里慢慢直升,在半空中与云雾会合。当地人说,这是打山核桃开杆前的仪式:祭山神。

     2017年9月7日,农历白露,一年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阴气渐重,露凝而白。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对于大山里的老百姓而言,收获正当其时,一年中最值得期盼的日子到来了。

    村落里随处可见一地的碎红纸,有的静静地躺在地面上,有的随着人们走动带起来的微风盘旋飞舞,加之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极富节日气息的烟花炮竹爆响后的火药味儿,反而给人一种极其强烈的肃穆隆重之感。

    这里是王阜乡,一个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北部、以盛产山核桃而闻名的小地方,距离千岛湖镇有60多公里。王阜乡境内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连绵起伏,海拔一般在700米至1200米之间。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王阜乡也因此成为浙江省的“山核桃之乡”。

    了解这里情况的人都知道,王阜乡和大多数“空心化”乡村一样,村中以留守老人居多,对于这个本来就人口少的地方,平日更难见到壮年男女。但是,在这一天,天南地北的王阜乡外出务工人员,都会携妻带儿归来,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打山核桃。

    对于王阜乡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农活儿,更是对于传统的继承,是对于家乡和父母的热爱,是对生养自己这片土地深深的回报。虽说人们对于吃山核桃的兴趣已经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强烈,但对于打山核桃,人人都知道这是大事,丝毫马虎不得。

    山魂

    年过七旬身体依然硬朗的大爷和老伴儿娴熟地拿起三支刚刚燃起的香,转身面向大山深处,举香过头顶,神情安静虔诚,俯首缓缓敬拜,心中满怀感恩与祝福。即便到了公元2017年,他们依旧身着麻衣、布鞋,头戴麻巾,认真承袭着前辈的传统,年复一年把仪式传承下去,连穿着依旧延续着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在靠山吃饭的人心中,这是对自然最大的敬意。

     “祭完山神了,就可以开杆了。”大爷祭拜完,看着晚辈们说。

    数百年前,王阜乡的山民们凭借着特殊的地理气候开始种植山核桃树,祖祖辈辈靠着这一山一树一果丰收度年。大山里的人,依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相信万物有灵,天地相通,白露这天,所有人都在祈祷一年的好收成,保家人平安,保四方安康。

    每一个祭拜者的眼睛里都透着清澈明确的信仰和无比的虔诚,在每一张庄严诚恳的面孔上我看到灵魂在闪光。祭山神,已在这个大山里深深扎根——山核桃里有“山魂”。

    山民

     “到了,到了。”戴着草帽的老管站在村口,看到一辆白色的汽车低声说了一句。这个等待儿子一家归来的老爹,已经在雨中站了一个多小时。

    乡里的很多青年都和老管儿子一样,早早外出工作,每年回乡的时间非常有限。但到了打山核桃的时节,那些原本在外地务工的后生们,无论多忙都会纷纷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已经成家的更会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回来,仿佛不是回来干活儿,而是参加一场嘉年华会。

     村子里空前的热闹起来。人缘好的人家,亲朋好友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相聚一堂的欢乐,在一阵阵的笑声传递着。帮着家里打山核桃,已成为乡村里的一个传统,多少年父子传承,让王阜这个十里八乡闻名的“山核桃之乡”之名一直都在,这里面有每一个家庭的贡献。

    沿着崎岖的山路,男人都拉着板车缓慢地行走着,女人在旁帮扶着,有说有笑的,这来回几十里的艰辛道路,因为有家人的陪伴也显得格外短暂,疲劳也减轻了。每一条通往山核桃的道路上,都留下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脚印,路也因此不再寂寞,并且焕发了新的生机。

     “家里还有好几棵树没打好…”因打山核桃爬上树失足坠落受伤的小徐望着医院窗外,脸上布满忧愁,此时此刻,他更担心年迈的老父亲打山核桃会不会也受伤,家里的山核桃有没有热帮忙打,仿佛自己的伤是小事,山核桃才是大事。

    在王阜乡,每年因为打山核桃而负伤甚至发生不幸的例子不在少数。在这份丰收的背后,在一颗小小的山核桃里,负载着山民们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

     同时,山核桃也给山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十二岁的芳芳,背着一个空麻袋,认真地用小手将打下的山核桃一颗颗装进袋中。山核桃外层的蒲壳已将她的双手染成褐色,但她毫不在意。捡山核桃的“娃娃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爽朗的笑声在大山中回荡。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记忆,也将伴随他们成长,在内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大山的儿女,终生都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长者,中年,青少年,幼年,每一代人都是每一颗山核桃背后的人物。时代在变迁,而大山里的人们依旧不忘初心,做着每一代人相同的事情。 山核桃里亦有“山民”。

    山货

    农谚有云“白露、白露、核桃撑破肚”,每年白露时节,王阜乡山核桃全面成熟,可开杆打果,一年的收获全在此时。

    它们生长在陡峭的深山里,悬挂在高树之上,三季的缓慢生长,带来一季的大丰收。山核桃从被山民们打落、收集、清洗、加工、晾晒再到食客的口中,经历了一段长途跋涉,方有那番滋味。每一颗山核桃中,都包含着山民深沉的爱与期待。

    山核桃的长相并无太多可赞之处,既不起眼,也无变化,多年来只是保持着它独有的外貌,丝毫不做改变。但是,凡吃过山核桃的人,无不为它散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而赞叹,那种口感和香气,绝无第二种食品可以替代。

    大自然的产物有许多,唯有这小小的山核桃,颗颗饱含着从大山里带出来的故事。吃到口中便齿颊留香,留在心中的是颗颗不易。山核桃——大自然的馈赠,注入着“山魂”,来之“山民”,亦为“山货”。

▲1.开杆前一天,王昌庚、徐月娥夫妇按传统习俗,祭拜山神,祈求平安。

▲2.夜雨中,74岁的管国民等待从城里赶回来打山核桃的儿子。

▲3.凌晨4点,白露。山民打着灯,向山里进发。

▲4.跟着外婆上山捡山核桃。

▲5.打山核桃是一项需要技巧的重体力活,还具有一定的风险。

▲6.48岁的徐新民从山核桃树上摔下来,手臂骨折。

▲7.从山核桃蒲到山核桃籽,每道工序几乎都是全家齐心参与。

▲8.一身汗水换来一季山核桃收获。

▲9.村民们合力把在锅里煮了24个小时的山核桃起锅。

▲10.一堆堆“金山”为山民们带来世代传承的财富。

▼ 106、《看不清的世界》  作者:林秋敏(绍兴)

   我国视觉健康恶化形势严峻,视力损害患病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

——题记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年前,我拿到一张六年级学生的毕业照,那是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教完三年级后,我没有跟班上去。如今,转眼间他们都快毕业了,曾经脑海中那稚气的脸庞,变得更为成熟稳重。但细细一看,整整四排,3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孩子的鼻梁上都架上了眼镜,这让我无比惊讶,也替他们感到惋惜。我询问了他们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我,在新一轮的期末视力测试中,班上视力正常的仅剩两人。

    从那以后,我慢慢地开始关注起这些孩子。在小学中高段,近视的增长比例非常快,很多四年级的班级近视人数早已超过一半,六年级毕业时能达到90%以上。暑假里,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更是热闹不堪,医生忙得不可开交,来就诊的几乎都是治疗近视的小朋友,而且近视年龄也从小学发展到了幼儿园孩子身上。那么,小小年纪就成为“小眼镜”,究竟是谁惹的祸? “电子产品的不当使用和学习负担过重,是导致近视低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眼科专家说。

    我在拍摄过程中还了解到,很多孩子长时间捧着iPad、手机等,成了“屏奴”,家长也放任,觉得轻松。另外,孩子学习压力大、长时间过度用眼、户外活动时间少、用眼习惯不当、父母监督时间有限,以及饮食习惯也是近视的重要原因。

    我国视觉健康恶化形势严峻,视力损害患病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进一步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

    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在手机如此普及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护眼睛成了一个世界难题。

▲1.走廊边,四位同学正在背诵课文。

▲2.图书馆里,几个大孩子正被手机游戏吸引着。

▲3.报告厅里,放眼望去,近视的孩子整排都是。

▲4.候车厅里,一群初中生个个戴着眼镜。

▲5.学校里,孩子们正在测视力。

▲6.学校里,孩子们正在测视力。

▲7.在眼科中心,一孩子望着墙上的视力表。

▲8.验光时,眼神黯淡的孩子。

▼ 108、《国粹中医》  作者:傅金可(绍兴)

   中医药文化在绍兴源远流长,世称“越医”。古有三朝御医戴思恭、一代宗师张景岳、绍派伤寒奠基人俞根初以及《景岳全书》、《通俗伤寒论》为代表的名家和巨著,现有无数中医传承人砥砺前行,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发展,振兴,谱写历史新篇章。2009年“越医文化”成功申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蜂疗。以蜜蜂尾部蛰针为“针具”,主要应用于风湿、肿瘤、癌症等疾病。

▲2.针刺。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药碾子。使药材饮片分解、脱壳,使中药饮片具有良好的药性作用。

▲4.抓中药。按照处方到身后药柜的小抽屉里抓药、称量、计算价格,然后用纸包好,称为抓药。

▲5.汤药。中药的煎煮方法很有讲究,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叫头煎药、二煎。也可以继续加水煎三煎、四煎。

▲6.艾灸。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7.拔火罐。用竹罐、玻璃罐以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8.针灸。方法有针刺法、电针法和灸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9.火疗。以药敷火疗,使体内血液加速循环,让脂肪有效转化、分解,增强体内器脏的作用,适应于:颈椎病、肩周炎、痛经等,还可用于减肥。

纪录(文献)类 108幅(组)

“艺术(商业)类” 98幅(组)

  “青年组”39幅(组) 

  “摄影画册手工书”23本

"多媒体视频组" 3人

 

1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浙江省摄协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