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个人影展 >> 正文

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刘嵩作品赏析——《山水之城》

[2018-09-27]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在地形特色和设计师智慧的共同作用下,重庆建筑也成就了很多独树一帜、别具风格的景观建筑。为此,我也梳理了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用影像的形式将它们呈现,展现我心目中的人文重庆。

 ▲山城

    2017年5月16日,重庆渝中区,即将拆迁的十八梯旧城区与城市中的高楼大厦。

▲到长江中游泳的人

    2016年5月26日,重庆南滨路,在长江边的礁石上更换泳衣,准备到在长江里游泳的人们。

▲嘉陵江中游泳

    2006年6月17日,重庆朝天门江边,从码头趸船跳水到嘉陵江中游泳。

    重庆,这个地形独特的山水人文之城,对于我这个从小在解放碑长大、吃着麻辣火锅、爬坡上坎的“重庆崽儿”来说,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情;这里有美丽的山城夜景、巍峨的跨江大桥、奇特的城市交通,还有让老司机都能迷路的魔幻立交桥。

    重庆是一座山城,因为主要是山路,上下坡特别多,所以重庆也衍生出很多独特的交通方式,这些交通也成为重庆的一道亮丽风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重庆还有很多别称,比如因夏季酷热而得名的“火炉”;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的“山城”;而冬春时节的重庆云轻雾重,又名“雾都”。

▲暴雨漩涡

    2010年7月9日,重庆渝北黄龙路,暴雨形成漩涡流入下水道,一男子打着雨伞提醒过往车辆改道行驶。当日,重庆遭遇入汛以来的最强雷暴雨袭击。

▲洪水中的情侣

    2010年8月23日,重庆朝天门,情侣牵手走在朝天门江边。连日降雨使得长江和嘉陵江水位猛涨,洪水淹没了朝天门码头的所有阶梯,并涌进了朝天门的门洞里。

▲救援

    2018年7月12日,重庆合川太和镇,被洪水所困的群众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陆续转移。

▲干涸的池塘

    2006年8月31日,重庆渝北区双凤镇瓦房村,村里的池塘已经干涸,村民挑着空空的水桶从开裂的池塘走过,2006年重庆遭遇特大干旱。

▲离别的车站

    2010年11月25日,重庆火车站,武警重庆总队2000余名退役老兵启程返乡,列车开动时退伍老兵含泪向窗外送行的战友道别。

▲阅报栏

    2006年3月16日,重庆解放碑,在阅报栏读报的人们。

▲公园里的人们

    2011年3月6日,重庆花卉园,中老年人在公园里唱歌跳舞,四周都坐满了观看的人们。

▲农民工的住所

    2011年10月27日,重庆江北嘴,农民工的住所-居住在透风帐篷下的农民工。

 

▲最后的车渡

    2012年3月2日,重庆北碚土沱车渡码头,随着越来越多的跨江大桥投入使用,熟悉坐船过河的人越来越少,这座只有一艘渡轮的码头,每天过河的车寥寥无几,这是重庆主城最后的车渡。

▲森林里

    2013年7月7日,重庆石柱黄水镇,两位老人在森林中相互倚靠着休闲纳凉。夏季,老人到距离到重庆主城200多公里远的石柱黄水镇避暑纳凉,这儿成了重庆人的避暑胜地之一。

▲弹棉花

    2016年3月12日,重庆南岸区,弹棉花的人。弹棉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在如今的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

▲防空洞纳凉

    2018年7月14日,重庆渝中区长滨路,市民在防空洞里休闲纳凉。夏季,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免费开放人防工程纳凉点,供市民避暑纳凉。

▲茶馆

    2018年6月9日,重庆九龙坡黄桷坪正街,市民在茶馆里休闲聊天。这家茶馆是重庆唯一保持着上世纪八十年代风格的茶馆。

▲长江索道

    2018年6月25日,重庆,重庆长江索道。长江索道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跨江客运索道,全长1166米,连通重庆的渝中区和南岸区。

▲老地标成功爆破拆除 重庆朝天门开启新时代

    2012年8月30日16时,重庆朝天门,曾是朝天门片区的老地标重庆港客运大楼和三峡宾馆完美谢幕——被成功爆破。未来的朝天门是一个集住宅、酒店、商场、写字楼、服务公寓、餐饮会所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重庆南岸区,山城市民行走在山路上

▲自动扶梯

2017年6月10日,重庆轨道3号线唐家院子站旁,一部全长60米的露天自动大扶梯依山而建,方便市民出行,垂直落差达到28米,成为山城重庆独特的地貌造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融侨立交

2017年6月21日,重庆南岸区融侨立交,这是一座全方位720°旋转立交,远看就好像一座三层转盘,具有强烈3D立体视角效果。

▲重庆朝天门

    2017年5月26日,重庆朝天门,每年5月,长江上游水位回落,重庆段部分河道变窄,航道尺度变浅,通过浮桥连接陆地与船舶。

▲立体交通

    2017年5月16日,重庆,山水城市重庆独特的立体交通,轻轨、汽车和船。

▲江滩休闲

    2017年5月19日,重庆九滨路,每年5月长江水位回落,江滩裸露,市民在休闲玩耍。

▲2017年6月8日,通行在城市中的轻轨和汽车。

▲重庆黄桷湾立交桥

2017年6月6日,重庆黄桷湾立交桥有五层结构、15条匝道向8个方向延伸而去,被誉为“重庆主城最复杂立交”。

▲人行天桥

2017年5月16日,重庆解放碑左营街,高楼中的人行天桥。这座人行天桥距离地面约40米,桥面宽约2米,长约30米左右,是居民进出大楼的通道。

▲透过居民楼的缝隙,可以看到江对岸的高楼。

▲重庆大剧院夜景。

名家点评——后景观时代的景观摄影 

◎叶明文

  早在1975年,由策展人威廉·詹金斯在美国策划的一个重要展览《新地形学——经人类改变后的风景照片》,主要展示内容就是人力建造而产生的风景呈现,又称之为社会风景。这次展览的影响力深刻而长久,尤其是参展的贝歇夫妇和斯蒂芬·肖尔的作品,为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提供了新的观察方向和表达模式,也是诞生景观摄影这一说法的源头。

  关于风景的粗略划分,可以分为两种:自然造就的和人为造就的。在摄影中使用的观景摄影概念,主要是指人为造就的景象,是人类为了居住、工作、交流、发展等需求,而引发的改变自然和全新建造的样貌特征。它为有别于自然风景,用景观这个词汇来描述。这类景观,是每一个寻求发展的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景观摄影在时机上刚好能吻合时代变化的节拍,西方关于景观摄影的社会观察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则是开始于本世纪初期,正好处在各自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

  景观摄影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长度上,是中国新纪实的重要样式,几乎也是流行的风格,这种状况一直发展到2015年达到高点。在这段时期,也是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扩张、房地产、高速公路、高铁等等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导致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对环境生态过度占领,最终留下的影像烙印就是各式各样的奇观异景,包括遭到破坏的社会空间和自然空间。因此,摄影师对社会活动的痕迹进行反思和悲悯,形成以批判意识为主的景观摄影。

  随着建设高潮的停歇,对生态平衡的内在需求越来越迫切,一股自我修复的力量正在社会上获得普遍认同,毕竟人是需要平和宁静的生活,而不是无限膨胀的欲望。社会景观也随之变化,你在无意间,会看见更多养眼的景色,景观摄影中的批判性描述也将逐步淡出。景观摄影未来有哪些更多可能性呢?

  让我们看看刘嵩的作品《山水之城》。
  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的重庆,四面环山,层叠而上,江水环绕,涟漪荡漾。如果是纯粹的风光景点,当然非常完美无瑕;如何在青山绿水中解决近三千万人口的生活居住问题,无疑是一个挑战。

  刘嵩作品中关于山的景观描述:所有高耸的建筑几乎全部依山而建,巧妙地利用山形、山势,层层叠加,错落有致,将办公楼宇、居住区、轻轨、高架镶嵌在山体形成的立体空间里面,以上下为轴心线来布局道路和建筑物,楼顶与楼底相连,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又能采光透气,雄壮挺拔,浑厚稳定,矗立在山体之中,堪称建筑设计的典范。所以,刘嵩的照片准确地描述山水之城的第一特征:因山得其固。

  在重庆城区,长江和嘉陵江穿行而过,水滋养着重庆人,调节这里的温湿,也给整个城市带来活力。从刘嵩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在水岸边,人们驻足流连或小憩释怀,可以在船上品味佳肴。浅水季节,大家在这里享受阳光,尽情欢乐。水域上方架起空中索道,既可以通行又可以赏景,处处体现着对水的智慧妙用。他的这部分照片描述了山水之城的第二特征:因水得其柔。

  重庆的地形面貌,决定了大多数建筑物都必须依山而建。建筑物的密度对环境景观有很大影响。刘嵩的景观作品让我们看到,绵延不绝的楼宇和道路穿梭在山林之间,一眼望去,绿色的可见度非常大,有很好的呼吸感,建筑占地和山林植被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甚至在山体的空隙处,劈出开阔的区域,供人们修身舞剑,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刘嵩的照片也体现山水之城的第三特征:因绿得其美。

  山水之城,用景观摄影的方式来抒写一座城市,顺应时代的变化,没有以往景观摄影中的尖锐批判,也没有刻意偏向单纯颂扬,而是保持摄影师的质朴,以平和的态度去记录城市当下的面貌,着重提炼一座城市本有的精神:人为的建造与自然的融合。

  因山得其固,因水得其柔,因绿得其美,是摄影师在山水之城看到的景观,也为后景观时代的景观摄影,开辟了一个平和的观察方式。未来,景观摄影需要更多的开阔视野来认知我们的周遭。

作者简介

刘嵩,1981年出生于重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华龙网摄影记者。摄影作品曾获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2017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图片故事类一等奖,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第8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银奖以及中国新闻摄影年赛、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等奖项。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刘 嵩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