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专访|贾锦新:我是我,已不是最初的我

[2017-07-19]      责任编辑:ansel   

    芸芸草民,总是在草根苦涩的甘甜里,品尝整个时代最纤微的悸痛与欢愉。
    贾锦新不但把他自己心中的稻草人放出来,在天地悠悠之间,怆然涕下,也把我们心中的稻草人都放出来了。
    他用一种叫摄影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自己。
    空造梦境,图解景观,任意搓揉现实,就像搓揉草芥一般的摄影,曾经使我们怀疑,摄影是否就是在以一种骄狂的方式让我们变得迟钝和不自由?如果说摄影真的改变了我们的观看方式,那么,它应该更清晰地让我们看到内心,而不是像哈哈镜一样制造怪异的图像,以此显明它的功能强大。
    贾锦新不介意在这些照片里暴露了他的忧伤,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忧伤找到了出口。
    是摄影,让我们找到了同类。
    我们都是稻草人。
    因此,每一个人看见这些照片的人,都可以在照片里做他自己的稻草人。在青山深处,秘密地聚会,深情地眺望另一座青山,想像山的那一边,绿水如带,草色青青。

    贾锦新作品《稻草人》引发我很多感想,同是在乡村长大的我来说,对于稻草人有着独特的情感。多年来,通过努力,贾锦新在浙江小有名气,现为一位自由摄影师,同时担任永康市青年摄影协会主席。而他的摄影创作也从未间断,自《稻草人》之后,《道上的兄弟》《迷失园》《蜕变的城》《十方众生皆成佛》等在国内外摄影活动中获得诸多荣誉。贾锦新是如何从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摄影师?听听贾锦新怎么说。

Q: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摄影的?你与摄影有着怎样的机缘?

A:我清楚记得是1997年,那是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学期,同学偶然间教了我简单的摄影技术,我借了他的相机,拍了一整天,发现我竟对拍照这件事非常感兴趣。当时小城市学摄影很难,在98年的上半年,我报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上海分院的学习班,每逢周五晚上就坐着绿皮火车通宵赶到上海学习摄影。

Q:坐通宵火车去学习,那也是蛮拼的。学习摄影的初期,你做过其他有意思的事吗?或者拍过什么?

A:当时盛行的是胶片相机,因为感光度很低,慢速度下很容易拍虚,为了拿稳相机,我曾经在手臂上吊上砖块练习,现在想想,感觉还蛮拼的。那时候风光、美女人像、街头纪实什么都拍,也是多拍让我练就了熟练的摄影技术吧,也为后来继续拍摄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贾锦新作品《迷失园》

    农田间用来驱赶鸟雀,野猪等防止其偷食粮食的偶人,因以稻草为之,故名稻草人。稻草人的生命很短暂,夏天是它们的开始,即将收获庄稼时,鸟雀飞来啄食,风雨吹残了肢体,直至大雪淹埋了它,来年的春天就是它们的归期。它们在无声的世界里有自己的梦想,当在狂风来临时会摇摇欲坠,当暴雨来袭时会不堪重负,但却永远不会放弃,因为在那空荡荡的身体中有一颗坚定的心,在那孤独的世界里,永远坚定的守护着自己的信仰,默默无闻,而无私奉献,平平凡凡却又轰轰烈烈。

Q:摄影拍摄题材有很多,为什么你对稻草人情有独钟?

A: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做稻草人用来赶鸟。我很喜欢拍稻草人,有时凝视稻草人就会感觉它像是我童年回忆的一面镜子,里面可以看见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掏鸟蛋、割稻、种田、溪里抓鱼等等。也许稻草人就是我满载童年影像的一扇回忆之门吧。

稻草人虽然平凡、无力、不光鲜也不够耀眼,但它们有美好内心,从不畏惧丑陋的外表。它们虽然不能说话不能动,但却默默守护着麦香。随着城市化进程,稻草人在我的家乡也慢慢的消失了......

Q:为了拍摄稻草人,你有做过疯狂的事情吗?

A:我曾经动手做了200多个稻草人,把他们安置在一片开阔地空地上。


Q:你觉得直觉和技术哪一样更重要?你如何理解摄影的天赋?

A:直觉、技术、天赋是平面空间里不平行的任意一条线,线有长短,日日增长,总有一天会交叉,成为一个摄影作品创作的爆发点。我们每天把这几条线画长就可以。

Q:追求摄影的艺术价值,这对很多人而言是件绞尽脑汁的事,那摄影对你而言是什么?

A:我觉得我离摄影艺术还很远。我想,能有“绞尽脑汁”的感觉是好事,成长的每个阶段感受都是不同的,摄影的初期就是玩,比如,为了拍好拍美一幅照片,起早贪黑,尽兴至上。但是直到2012年参加了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李楠与孙京涛老师的工作坊后,我真正感觉到了摄影的困惑。工作坊那几天感受到的“绞尽脑汁”真的很不是滋味,最终我选择了暂时放下,让自己清空归零。

几个月后,我对摄影慢慢地开始有了新感觉,也对以往拍摄的稻草人题材重新进行思考、拍摄。2013年凭借稻草人组照《迷失园》系列,成功入选浙江省青年视觉文化艺术首期“新峰计划”,这对我来说无疑是种肯定,同年《蜕变的城》也在丽水国际摄影节影展上有了一个新突破。所以,摄影对我而言很简单,是玩,是内心的旅行,是自然地生长。

Q:你创作的灵感一般会来自哪里?

A:生活与梦境吧。记录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就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摄影书;把生活的重要部份抽离出来,加以提炼、升华就是一本很美的艺术书,而梦境可以带给我天马行空的故事画面。

Q:目前,你有在拍摄其他题材吗?

A:相机快门是按的少了,但我并不太着急。现在我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构思,再用相机去完成。比如这组作品,就是平时不断积累、碰撞,把生活的各种隐喻碎片与生活的感悟意境,通过前期的素材拍摄与后期结合而成。

贾锦新作品《涅槃重生》

Q:谈一谈《涅槃重生》的创作思想?

A:世间的万物皆有生命,我们生活在虚实空间里,实的这头。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点,每天的醒来,又是旅程的一个起点。如果说生命是没有尽头的轮回,我幻想着涅槃重生是草、是木。总以为在去而无声的人生里,带着梦幻走过的七彩路是笔直、宽阔、而又崎岖,偶尔凹陷,在转弯的十字路口,善与恶,也随时空而变异,我是我,已不是最初的我,我是我,也不是昨天的我,日复日的在寻找初心,一草一木在自然界里重生轮回......终于有一天恍然间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Q:由《迷失园》到《涅槃重生》两种不同风格的创作,是如何转变的?

A:《迷失园》表达的是情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变迁,稻草人守候的世界,已经慢慢的模糊了记忆,维独风雪残留处,还清晰的守候者这片土地。

《涅槃重生》表达的是生命轮回,生命存在的空间是真实的,在这真实的线段里,前段和后段都是虚空的,生命到来之前,与生命结束之后,我将生活的痕迹,展示出涅槃重生时的状态,涅槃重生不仅仅是一种想像,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无畏、一种能量,空间里生命轮回的无限可能。

Q:摄影起步之除至今,你的创作思路和对摄影的解读理解有过哪些变化?

A:变化很大,起步之初,摄影的创作思路与摄影解读都很狭窄,容易被美丽的光影与风景吸引,思考的是拍摄的技术与技巧。如今快门按少了,甚至经常按不下快门,思考的是照片背后的故事,和瞬间以后的思考。

Q:你如何理解摄影的意义,在摄影的道路上,对自己有着什么样的定位和规划?

A:我觉得摄影除了利用光影表达个人的一种情愫的宣泄外,也有着多样性。而摄影真正的意义就是能打动人心的那一份真诚、那一份善良;和那一份无言的感动。我希望自己能继续通过镜头去发现美去感受生命的意义,直到白发苍苍依然会为摄影感到疯狂。

作者简介

    贾锦新,男,浙江省永康市人,79年10月出生,2000年参加中国摄影函授学院上海分院学习,2001年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院)摄影班进修,2011年参加浙江省的中青年摄影研修班,2012年入选浙江省青年摄影才俊工作坊,2013年《道上的兄弟》候登科纪实摄影奖入选,《迷失园》浙江摄影师新锐作品七人联展在丽水摄影博物馆展出,中国第十五届国际影展大师班优秀学员,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永康市青年摄影协会主席,永康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贾锦新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