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佳作赏析>>专题影展>>正文

公示 | 浙江省第十八届摄影艺术展览纪录(文献)类长期关注单元入选作品

[2020-09-19]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026 直播村
北下朱村,在义乌东北方向8公里,每天下午至晚上10时是村里最繁忙的时候,数不清的货物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这里正在诞生新的商业奇迹。一个月卖几十万件羊毛衫,简陋的商铺门口停着百万豪车,一个主播,几部手机, 一小时的收入可超万元。这些听起来似乎有些魔幻的场景,每天就上演在这个村里。2019年摄于义乌市直播村北下朱村

027 那走手机当老板-直播客
义乌抢抓“直播带货”背后的网红经济风口,前5个月网红直播超5.4万场,实现零售额80.98亿元,占义乌整个内贸网络零售交易额638亿元的近八分之一,领跑全省。义乌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的“eWTP全球创新中心”新成果、新内涵,全力为处于非常时期的中小企业拓展内外贸市场,助力复工复产复市。2020年摄于义乌市义乌青岩刘村夜市

028 农民变居民
1982年的 “四个允许”,出现了农民进城运动。这就是义乌发展的第一次转折。义乌的发展,真正意义上撕破了城乡二元分割的口子,这也使得农村人口在商业的发展中从农民变成了居民,也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一体化”消除城乡差别,使村庄变成社区,使农民转化为市民。义乌将率先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义乌新一代创客2016年摄于中国网店第一村青岩刘

06 金华永康-徐健儿-《下山脱贫天地宽》

下山脱贫天地宽
巍巍大山间,峰峦叠嶂、云遮雾掩。美丽的风景背后,是被深山冷坞隔绝的贫困百姓。“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再放羊”的循环,是曾经在贫穷村落真实发生着的日常。八山半水分半分田的地理条件使生活在高山深处的农民,日子过得很是艰难;行路、上学、就医、婚姻、用水、用电、邮电通讯和发展经济成为了山区生活的“七大难”。频发的地质灾害,世世代代困扰着居住在高山深处的人们,苦不堪言而又无可奈何。异地下山脱贫可以说是山区整体改变生活环境,改善居住条件的必然选择。山民称这政策是下山脱贫天地宽,拔掉穷根奔小康。
本组专题以武义山区整体下山脱贫前后的场景为主线,经过5年时间以“山民”到“市民”的角色变换追踪拍摄,反映政府不懈的努力摘掉了贫困帽,借以致敬我省精准脱贫,山民下山脱贫后安居乐业的成果。

1、高山上的村庄出门要走十八弯的山路(2018.09.15摄)

2、山坑里的农村以土坯房为主(2015.03.09摄)

3、村民王垚品,88岁了、挑者粪桶到农田(2015.03.09摄)

4、稻谷晒干后,王海峰,64岁,用风车吹去稻谷里的杂草(2016.07.11摄)

5、王方均,79岁坐在自家门前烤着火(2016.12.31摄)

6、村民家中谷柜、稻桶帖上红纸,祈祷来年的丰收。(2015.03.09摄)

7、村民们领到红包的喜悦(2016.03.11摄)

8、村经济合作社帖出了柝迁公告(2017.12.13摄)

9、拆迁的铲车开进了村里(2017.12.13摄)

10、村民们烤着火商谈拆迁事宜(2017.12.13摄)

11、王珍梅,74岁,把自家农具搬到新家(2017.12.13摄)

12、88岁的王垚品,村庄搬迁了,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后亊(2017.12.13摄)

13、村民扛着大衣拒走在山路上(2017.12.13摄)

14、王海云,82岁,看着生活多年已拆的自家房子有些留恋(2017.12.13摄)

15、留在雪地里还没搬下山的家具(2018.02.01摄)

16、村庄搬迁后,现已改造成了梯田(2020.04.13摄)

17、项山头村改造前后(2020.08.01摄)

1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省摄协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