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佳作赏析>>专题影展>>正文

2019丽水摄影节 | 专家推荐荣誉——特别收藏荣誉

[2019-11-23]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在11月11日举办的2019丽水摄影节荣誉分享晚会上,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公布了本届摄影节的专家推荐荣誉。分别为特别收藏、专家推荐策展人、专家推荐摄影师、专家推荐潜力新人、专家推荐展览、专家推荐图书项目、“新学院·新影像”特别收藏、“新学院·新影像”专家推荐展览、“新学院·新影像”组织贡献荣誉、英国FORMAT摄影节大奖等十个大项的49个荣誉。从本期开始小编将陆续介绍本届摄影节的荣誉作品。

冯汉纪《中国,我的中国》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促成大规模城市转型与重建。城市与乡村之间失衡的建设政策,加剧城乡之间在社会与行政上的冲突。都市与城郊的重建亦带来经济、社会与环境上的冲击。工业化、都市建设,以及经济特区的规划为社会的人文与文化环境带来巨变。

 

中国始于上世纪的都市化发展,已从政治导向的扩张,转向为经济型扩张,过去「左与右」和「传统或现代」的争论早已让路给发展与进步的「硬道理」,并因此而严重牺牲自然环境,以及对传统景点、建筑和小区做成破坏。

 

冯汉纪生于中国,对祖国怀有强烈的归属感,亦同时是社会纪实艺术的忠实信徒。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他开始在中国不同城市进行摄影记录,努力不懈地通过镜头观察和捕捉罗湖对岸的生活与文化脉络。这些影像是对大陆城乡急剧转变的真实写照。

 

〈北京:卅一〉(1980)和〈丝路〉(1981)是最早期冯汉纪中国梦的黑白投射:前者遥望在急剧社会变革前夕,首都内里人民的淡然生活;后者则近距离描绘在旅途上见到的地方景况与本地人日常生活。〈北京:卅一〉(1980)里广阔的都市空间与中国历史建筑,勾画出权威的无处不在,而相对地,冯汉纪在〈丝路〉(1981)则专注捕捉丝绸之路上众生的珍贵表情与轻松姿态。

 

从随后的〈深圳〉(1982)、〈连南瑶族自治县〉(1983)、〈青海〉(1983)和〈云南〉(1989)系列中,可见到冯汉纪在技术与主题上的明显进展。自1982年开始,冯汉纪从135毫米菲林相机转为使用中画幅相机,新器材的重量与操作方式虽然牺牲了以往享有的拍摄速度,但同时令冯汉纪的拍摄更加敏锐,有利于之后他一系列作品的取题。其中,〈深圳〉(1982)描绘中国首个经济特区的始创阶段,在都市化政策下,这条村庄正经历着大规模重建,并被冯汉纪精准的镜头记录下来:帆布包裹准备安装的物料、被拆毁的传统房屋、冒起的商业活动,以及老百姓们蓬勃起来的生活,都引证着这个「从无到有」的历史时刻。而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青海〉和〈云南〉系列中的乡郊环境,则与经济特区里的城市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冯汉纪担当起人类学家的角色,以人文主义角度保存了乡郊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瑰宝。除了人像照上明显的独特民族服饰外,这些纪录中的象征性元素还包括宗教图腾、灵性的墓穴,以及村屋里的室内装饰。

 

英美政治地理学家约翰·阿格纽(John Agnew)为「地方」(place)定义出三个连续的意义层面:「区位」(location)、「场所」(locale)和「地方感」(sense of place)。「区位」指的物理定位与名称,「场所」则是建构出该处社会关系的物质环境,而「地方感」则属更抽象层面,是对于某地方的主观和情感依附。有别于传统旅游或新闻摄影,冯汉纪的社会纪实作品对80年代中国的定义超越「区位」层次,当中包含了对小区结构细致而广泛的视觉描述,亦即是它的「场所」。「中国,我的中国」不仅是在记录祖国在进行各阶段社会经济改革时的众生相,它更涉及地方上应被尊重的文化——那些分散在各处,被认为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痕迹。这种秉持人文主义触角的艺术探索,正是摄影师冯汉纪的对中国独有的「地方感」。

 

这个不断转变的社会中的不完美与脆弱深深触动冯汉纪,他的摄影考察既是向日常致敬,亦立足于人文摄影传统——一种植根于法国上世纪30年代左翼意识形态,关注社会的纪实摄影类型。

专家推荐评语


冯汉纪先生以80年代关于中国的一组纪实作品,成功地在众多关于中国经典记忆的影像中突围而出。这些碎片般看似漫不经心的影像,以低反差的姿态,远离了其他西方模式化决定性瞬间美学特征,也区别于多年以后人们总是赋予它们的记录和象征意义。由此观看泛起的历史感,不再纠结于照片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而带着东方语境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这些照片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摄影者——一位身处香港中国人对祖国内敛的观察和深沉的热爱,不仅印证了创作者“我就是摄影”的创作心态,也揭示了作品与文化不可分割的意义。


雷吉娜·皮特森《寻找坠落的星体》

 

在《寻找坠落的星体》中,雷吉娜•彼得森用陨石坠落的故事作为作品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一块岩石砸破屋顶落在阿拉巴马州一户人家,击中了一个妇女;在战后的德国,一群小孩在他们的村里发现了一颗陨石;还有更近些发生在印度,涉及到两个拉贾斯坦游牧民的事件。

 

 

 

 

雷吉娜•彼得森参观了这些场地,访问了相关目击者,并深挖了他们的故事。这些找到的档案和采访拓展了她的摄影视野。正如陨石可以被称作时间胶囊,每一章都是某时某地的时间胶囊,质疑记忆和历史的观念,以及平凡与崇高的关系。

 

 

 

 

 

 

 

 

雷吉娜•彼得森2009年毕业于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摄影学硕士学位。她的作品曾在国际上各种个人和团体展览中展出,包括德国布伦瑞克摄影博物馆(2016),荷兰阿姆斯特丹泡沫博物馆(2015)和法国阿尔勒摄影节(2012)。雷吉娜•彼得森曾获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基金会(2012)、开端-看不见的展览基金(Outset / Unseen Exhibition Fund,2014)、以及Light Work驻地艺术家项目(2016)资助。她的著作主要包括《陨石陨落简史》(2014)、《寻找坠落的星体》(2015)和《Teufelsstein》(与亨宁•罗格合著,2018)。

专家推荐评语


雷吉娜•彼得森拍摄的是一个关于文明的故事,但以陨石坠落作为切入点来展开。陨石坠落并不少见,1950年一颗陨石击穿美国阿拉巴马市一户人家的屋顶并击中了一位妇女;战后德国一群孩子、苏格兰的牧羊人等也都目击陨石坠落……但同样是陨石坠落,在不同的时代、社会、种族语境下却有不同的解释,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传统。为了深入了解目击者和他们所经历的陨石故事,雷吉娜•彼得森前往多国的陨石事件发生地,通过采访目击者、研究相关报纸杂志纪录片、科学报告乃至历史传说等材料来拓展她对于陨石坠落事件的观察。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和宇宙信息的陨石就像时间胶囊,每一张摄影作品都如同陨石一般,将某个地方封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领域之中,令人反思着历史与记忆的概念,平凡与伟大的关系,以及各自文明的底色。对各类文献的高水平使用,也使这组作品成为时下跨领域摄影的范例。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Ansel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