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佳作赏析>>专题影展>>正文

艺术节 | 中国铁路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纪实摄影展

[2018-11-23]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中国铁路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纪实摄影展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是“中国名片”、是“工匠精神”、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车头”。

    我国铁路经历了漫长的蒸汽时代、内燃时代、电力时代、高原铁路和高铁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列车时速多在50至60公里,80公里以上就叫特快列车了。全路日均发送旅客200多万人次,列车经常超员,买票难、乘车难、出行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每年春运、暑运人满为患,夏天车厢里只有电扇降温,旅客只能用毛巾和饮水来防暑降温,每到一站,旅客们拿着喝水缸子在站台上取水。

▲1971年,包头开往北京永定门站的火车上,几角钱就能吃一顿饭,几分钱就能买到小吃。朴实的服务让车厢里洋溢着浓浓亲情。原瑞伦 摄

▲呑云吐雾的蒸汽机车是铁路百年的启源,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火车头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1977年摄于包头西机务段。原瑞伦 摄

     吞云吐雾的慢火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被风驰电掣的高铁甩的很远很远,成为“光影”留在人们的心中。在人们不忘处心迈步跨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 回首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是铁路人值得骄敖的40年,随着祖国的发展腾飞,我国铁路在40年的光阴岁月中不断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目标中不断进取,努力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使命和诺言。

    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25000多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高铁把城市连接起来,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目前全国铁路客运高峰时日发送旅客1500多万人次。

▲80年代,兰新铁路来往内地的旅客列车趟趟人满为患,一个厕所能挤进7个人,超员100%是常态,送饭,供水都十分困难,尽管列车工作人员想尽办法,仍不能满足旅客们的正常需求。田增玉 摄

▲80年代的乌鲁木齐车站是我国内地通往大西北新疆的重要交通通道,从这里上车大约2-3天的时间才能达到北京,那时候去往车站接送人和物交通工具有的还是用毛驴车。田增玉 摄

▲1980年,“铁路职工为了铁路运输安全,正点,服务社会和旅客,长期在新疆戈壁铁路沿线工作生活,十分艰苦,在南疆高山站区的职工家属们只能在站区内开展体育娱乐活动。李荫陆 摄

     本次展览是中国铁路摄协主办,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摄协承办。我们邀请了部分铁路老一辈摄影家、铁路摄协理事以及济南局集团公司的摄影家参加,用40年来铁路发展的影像记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铁路人的艰苦创业的精神,突出展示了中国高铁领跑世界的“中国铁路精神”,成为40年来我国铁路发展的一个缩影。

 文/原瑞伦(中国铁路摄协主席)        

▲1982年,北京站,大娘的“专车”。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服务特殊旅客,车站工作人员只能用人力车运送旅客出站。原瑞伦 摄

▲1982年摄于通辽车站,早春时节,东北地区仍是寒风刺骨,旅客们在站台上排队打热水。原瑞伦 摄

▲1982年夏天,在呼和浩特至北京的90次快车上,由于严重超员,列车员对前来补票的旅客应接不暇。原瑞伦 摄

▲1983年9月,铁道部为了提高货运列车的运能运量,在全路决定货运运转车长陆续下线,图为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南列车段运转车长孔凡佑值乘最后一趟货物列车。鲁申 摄

▲1985年春运期间。济南老火车站于1912年建成,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凸显出其面积小、客容量小。特别是春运期间,旅客爆满、候车室装不下,露天广场也变成候车地了。购票、签证、办托运,候车广场人满为患。宿燕 摄

▲1986年,新疆北疆铁路临时运营时,铁路职工生活工作在货车车厢内。李荫陆 摄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Ansel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