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新闻纪实 >> 正文

恩师袁毅平 永远怀念您

[2020-09-17]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袁毅平代表作品:《东方红 》,1961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

    袁毅平老师年事已高,身体不适,因疫情迟迟住不了院,好不容易住进去了,又不许探视。

    袁毅平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近些日子,时常传来他不太好的信息。做为他40年的老朋友、忘年交、学生,我们对恩师一直捏一把汗,这些天,提心吊胆,心理矛盾极了,既盼他身边的保姆小文发来他近况的信息,又怕收到小文通报……

    因疫情,我们几次申请去看望他,医院都未允。

    今天,最不愿听到的消息还是传来了:袁毅平恩师于2020年9月16日下午5:40逝世,享年94岁。做为40年的好友,我们瞬间泪奔……

袁毅平肖像,1946年拍摄于百乐摄影室,是袁毅平打光另一个练习生(即学徒)拍摄。

袁毅平在四川青川时的工作照。

袁毅平在美国访问期间,1982年。

    袁老师1926年10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沙洲县鹿苑镇(现属张家港市)。1939年始,从事摄影工作至今80余载。先后在上海百乐摄影室从事人像摄影;在重庆巜新华日报》任摄影记者;巜人民日报》摄影记者;1958年直至1990年离休,在中国摄影学会(后来为协会),参与筹办巜大众摄影》杂志,任编辑组长;巜中国摄影》杂志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副主席,理论硏究部主任,全国摄影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人像摄影》杂志顾问。1990年离休,仍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名誉主席。


    1998年,任《中国艺术百科辞典》摄影卷主编;
    1999年,在江苏举办“袁毅平摄影艺术展览”;
    2001年,出版《袁毅平摄影作品集》;
    2011年,出版《袁毅平摄影白话文集》;
    2015年,举办”被遗忘的影像记忆”影展并出版同名文集;
    2016年,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2016年,被授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称号;
    1985年,曾被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授予”杰出摄影活动家”称号;
    2006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杰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2009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第八届摄影艺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被美国PPA职业摄影师协会授予国际摄影终身成就奖。

    袁毅平80余载摄影生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把毕生都献给了中国摄影事业的人;他是中国摄影界前辈领导人中最后一位告别世界的人;他是为中国摄影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的人!

    袁老从上海照相馆起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媒体记者,一步步走上中国摄影界最高的领导岗位,从布衣到专家,从摄影创作到理论硏讨,摄影教育,摄影组织,各个层面、层级,多年辛勤耕耘工作,不仅自身著书立说,办展出集,而且引领影响了多个年龄段千千万万的摄影人,走上摄影之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到中国摄影家协会,一直在袁老师的领导下工作。他工作上要求认真,严谨;他待人谦和,遇事总与下属商议,怎么把事情办得更好,从不以势盛人或压人。他学术专业水平高,又平易待人,因此,赢得大家的敬重和爱戴!我们知道,近年,他年事已高,不少受他帮助和教诲的外地影友,为感恩,逢年节或他生日时,会专程飞京,以表心意!他是摄影界德高望重、深受影友爱戴的一位可亲可敬的前辈!

    他创作的大量作品,理论文集,早已在杂志,书、展,文集中无数次面世,展现,人们都十分熟悉。他那幅家喻户晓的代表作《东方红》,享誉海内外,是那个时代呼喊的最强音!成为上个世纪的经典之作!

    袁老师,您业精,勤奋,一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奉献;您的为人,你对我们无数次的面谈,期许,我们都永远铭记!

    恩师千古,一路走好!

    愿天堂您仍能快门声声,享受摄影带给您的滿足与快乐!

2020年春节(左萨社旗、右王玉淑) 袁毅平摄

袁毅平摄影作品

工业生产及水利建设 1950-1960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人民“鼓足干劲”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中。袁毅平的影像记录了早期工业进程中的汽车工业、水利建设、交通运输等。他的影像既展现了社会主义劳动的群体面貌,也将目光投向了普通人。

1958 年,修建十三陵水库。

1958 年,修建密云水库。

六十年代初,北京汽车修配厂。

1958 年,修建十三陵水库。

飞奔。

1953年,成渝铁路通车以后。

北京面貌   1950-1990年代

    自1954年到北京以来,袁毅平对新中国首都的记录就未曾停止。

白云观游。

20 世纪 50 年代,外国《天鹅湖》芭蕾舞团访问北京时拍摄电影,摄于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

列车员。

乒乓球比赛。

大熊猫。

北京三里河附近。

水乡秋收·江苏苏州甪直地区  1962年

    1963年夏秋之交,袁毅平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农村调查。经杨恩璞介绍,苏州甪直一带的农村工作搞得较好,袁毅平就前往那里“蹲”了两个星期,他跟随农民上工下工,“随时随景”地拍摄了这组照片。

摇船妇女。

打谷场。

水乡农民种的地离家很远,需要坐船往返去上工。

身穿小作裙,头系兜头布的妇女田间休息。

清晨出工。

用船运稻子到这个地方脱粒。

“四清运动”·山东曲阜焦河大队  1964-1965年

    “四清”是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前期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后期从经济清查变为阶级斗争,最终发展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袁毅平于1964年至1965年间在山东曲阜孔村焦河大队参与“四清”工作。按规定,“四清”工作组不能带照相机下乡,而袁毅平幸运地被批准可以随身携带照相机。他并无报道任务,因此可以将镜头对准他想要留存的点滴瞬间。

访贫问苦。

拾稻穗。

村民。

抽水。

机械化。

妇女劳动。

阿尔巴尼亚 1966年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首都地拉那。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于1949年11月23日建交,两国于1954年互派大使。

    1966年春,阿方向我国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派几位摄影师到他国去帮助拍摄一套反映他们国家生产建设、人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照片,作为向其他国家宣传和文化交流之用。当时中国摄影学会派袁毅平,《解放军画报》总编、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高帆,新华社记者唐茂林三人前去帮助拍摄。阿方很重视此事,最高领导人霍查、谢胡先后亲自接见了袁毅平等三人。此次拍摄原打算两个星期结束,后来时间不断延长,从1966年4月28日开始一共拍了将近一个半月,阿方提供了许多拍摄对象,连一向保密的军港与军事设施也请袁毅平等拍摄。袁毅平等6月6日回国,他们所拍摄的资料经过遴选,为阿尔巴尼亚举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影展提供图片。同时,中方放大了十二套展览照片,每套120幅24寸,以此表示两国亲密友好。

战士。

青少年。

收割。

水利工程。

机器试运转。

三农妇。

天安门广场  1950-1997年

    一幅《东方红》让袁毅平广为人知,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他的刻板标签,不管怎样,五十年里,袁毅平在特定时期对于天安门的记录已将“天安门”这一象征符号与中国的历史节点牢牢地嵌在了一起:五十年代的五一劳动节及天安门广场扩建,六十年代的“东方朝霞”,七十年代悼念毛泽东的肃穆广场,还有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的天安门城楼。作为建筑,天安门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而作为符号,它留存于袁毅平的影像中,静默地等待今人的重新解读。

朝辉赞,1985年拍摄,发表于《中国摄影》1986 年 4 月号封面

天安门,1955年,五一劳动节。

1955 年,五一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

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的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前。

1997 年 7 月 1 日,庆祝香港回归。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萨社旗 王玉淑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