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新闻纪实 >> 正文

戴美娟作品《消逝的盐田》 | 导师点评@刘冻

[2018-12-15]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前言

12月8日,2018中国(台州)摄影双年展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在台州开幕。“时光·家园”本土影像专题研讨会同期举行。

十年来,双年展“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坚守“精品至上,多元呈现”的理念,在业界已确立了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近年来,台州市摄影家协会坚持“团队多样化、个人个性化、创作本土化、呈现专题化”的创作原则,创新实践,硕果累累,涌现出了包括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摄影师、艺术家,作品多次亮相国内重要摄影展(节),展示了台州文艺的新景观。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时光·家园——台州本土摄影师推介”专题,将台州多位不同风格摄影师的视觉作品及拍摄思路一一呈现,辅以相关专家的点评和解读,为观者梳理台州本土摄影的坚守与创新。

▲ 研讨会现场  摄影:陈小军

《消逝的盐田》   作者:戴美娟  /图文

▲ 戴美娟《消逝的盐田》作品创作分享   摄影:陈小军

    石塘,千禧年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

    苍岙,濒临东海,是石塘的一处港湾。这处任由千百年自然潮汛翻涌形成的海湾滩涂,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因渔业生产设备不足,不能满足众多渔民出海捕捞作业的需求。当年,为响应人民公社号召,周边的大黄坭、小黄坭、杨柳坑等4个大队的100多名渔民,寻找产业、就业出路,成立了一支义务筑坝施工队。自1971年起,历时8年,筑成了长达1200米的上箬塘,围垦海涂1200多亩,其间经历几度台风、暴雨及大小恶劣气象灾害,甚至毁坝,都未能摧毁人们的雄心壮志,从而形成了坝内1200多亩滩涂的盐田。

    这里曾活跃着一群在海水与阳光搏击的人——晒盐人,被人们称为“跟着太阳走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一个个黝黑锃亮的身板上,可知他们所经历的沧桑和付出的辛劳。一整套将海水晒成食盐的过程,就是他们劳动和生活的全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凭体力劳作。他们说:“这是晒盐人的劳动本分。”架起这项传统手工业的,是他们的责任担当,也是艰苦奋斗的执着。

▲扫完这趟盐,盐田将不再,高楼就在眼前,盐民们用最大的诚意恳求,也只能延迟有限的天数,已然无法阻挡城市的发展脚步。

▲盐田即将关闭,盐工将盐运回家。

▲随着盐田的消失,昔日遮风避雨的小屋,孤零零地立在一片荒野中。

▲王成富,今年58岁,他从18岁进盐场劳作。几十年的盐场生活,已然成为习惯,眼看着即将被填埋的盐田,个中滋味,难以言表,他常常坐在盐场到天黑还在发呆。

▲盐工毛定军估摸着晒好的盐有点多,又去拿了两只箩筐装盐。

    从一片纯净的天地,到利用海水的潮涨潮落建立原始的人工作业方式,晒盐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海水斗亦是其乐无穷,谱写了一曲人间美妙的乐章,描绘了天地间绝美的图画。一眼望去,盐田一垄垄,海水一片片,白盐一垛垛,在阳光照射下闪闪烁烁,好一派美丽壮观的场景!

▲天将下雨,盐工看看阴云密布的天空,用薄膜覆盖盐田,以免淋雨。

▲经过一天的劳作,盐工们终于在天暗下来之前把收好的盐堆集起来。

    海水一脉一脉入盐田,盐田一垄一垄连成片。

    现实的格子花盐田,是晒盐人手工制作、匠心打造的一栏栏提进式的晒盐场景。最初,他们将海水盛于被打碎的缸片上,置于户外阳光下晒盐。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他们摒弃了原始的方式,经常前往舟山等地取经、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几十年如一日,田埂、缺口、盐坦、堆场,随处可见他们矫健的身影。

    如今,热火朝天的盐场上的晒盐场景和那洁白如雪的盐山,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我的镜头还在追踪,希望让人们不要忘却这段曾经耀眼的光景。

▲盐工王成富每周日都要回到荒废的盐田,看到曾经用过的工具,把它们带回家作纪念。

▲盐田边的手机号牌,是为方便客户购买而立,卖完这趟盐,也不知何时能再续缘。

导师点评@刘冻

这次台州“时光·家园”本土影像专题研讨会,是由一个个人文、地理、民俗的专题摄影串联起来的,而对专题摄影的研判与评析要有一个框架性的标准。

在展出现场,我和作者有过一段简单的讨论,得知她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这组作品,拍下了近千幅资料。仅从时间上和数量上来看,完全可以达到一个系列专题摄影必备的客观条件。同时,她还收藏了作品中制盐人的劳动生产工具,并将其放置在展区的摄影作品之间,形成了虚实结合、结构立体的模拟现场,这种民俗专题摄影的展出形式新颖、直观,极具地域人文特色。

▲ 导师刘冻点评研讨  摄影:陈小军

对于人文民俗专题摄影主题确定的拍摄,有一句话叫:“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做一个有学问的摄影人。”现在许多摄影人求大不求小,拍什么专题都想往高处走,觉得主题越大越好、“战线”越长越好,恨不得一下子搞出个“全球专题”来,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最终很可能导致一事无成。对于“本土影像”的专题摄影,应从小、从细着手做起。《消逝的盐田》就是从小入手,抓住了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一个节点,并通过一件小事象来进行追根式的采访和记录,尽可能将人文事象变成专题影像。

在以“本土”为专题的拍摄中,还要尽可能做到和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那就是:地缘考现、图片编辑和视觉文献。也就是说,一用地缘考现的田野调查法去完成拍摄工作,二用图片编辑的规律与技巧来进行有专题意识的策划、布局、定位、设计、统筹和编辑,三用视觉文献的标准来衡量专题的学术性和史料价值。

《消逝的盐田》就是用地缘考现法来细致完成此项专题的,作者进行深度采访,撰写了大量翔实的文字记录资料,且在展出中都呈现出来了,让观众一目了然,专题的可读性瞬间被接受,这一点很难得。

再说图片编辑问题,现在有相当多的摄影人片面地理解“图片编辑”就是一个图片顺序的版面设计,这样似乎也太简单了。图片编辑是要在主题与形式相结合中进行综合操作,在这一方面要“投机取巧”。这里的“机”是指内容与主题的选定、策划与完善,这里的“巧”是指形式,要巧拍,毕竟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

在此,必须强调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而不是内容为形式服务,这是专题摄影的特性与根本。摄影组照的展现,只是专题摄影中对外宣传和展示中的一个缩影和一种简版形式,其内容要用纲领来带全面,形式上既要有个性,又要符合众目。《消逝的盐田》就是从形式上服务于内容,简洁的画面排序呈现直奔主题,尤其是在编辑上突出了人物的“背影”。这些“背影”画面的串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无奈下的“最后”和“离弃”,道出了对即将消逝的盐田的一种怀念之感。形式上的表白,更加突出了内容上的“弃舍”之魂。

作者强化了主题内容的叙事性,展示出形式的个性与特色,用趣味性来加大专题的力度和可读性。一个好专题要有两种思维方式,在一个旧盐俗事象的消失和一个新时代盐业的发展相交中,不能一味怀旧,应从国家利益的功效上考虑社会的前进发展。

“本土影像”做好了,应该是当地人文史料中直观而重要的视觉文献。在视觉文献价值方面,《消逝的盐田》缺了一口气,策划不足,只盯着盐田,而忽略了制盐人本身的价值及相关的平行专题。一个专题可同时分解成若干个平行的分专题,交叉、配合、互补,这样省时又省力。

我认为,图片编辑工作要精益求精,在事前主题策划中要做好专题的章节、构思、布局,制盐人本身就是一个好题材,以人带盐,更有故事性和趣味性,这样组织起来的内容,无论在情节上、主题上、意识上、构成上,都会更加完善和鲜活,这样的专题照片,人们更易读、更爱看,也更有视觉文献价值。

总之,一个成熟的“本土影像”专题作品,从着手时,就应该按照一本书的出版架构去设定与策划,等专题完成后,摄影作者本人也应该成为这个专题方面的行家,才能让影像更好地为历史和社会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Ansel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