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民俗节庆 >> 正文

民俗闹春 寻觅年味|八婺大地春节民俗拍摄指南

[2018-02-09]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生命力勃发,万物复苏。节日期间各地上演的民俗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倾注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自然成了摄影人争相拍摄的题材。
    金华的节日民俗可谓是丰富多彩,迎花烛、抢花树、迎城隍爷、八仙抬阁、迎龙灯、叠馒头、让河迎花灯、檀树村猪羊会、谢年等等;

    欢迎全国各地的影友来金华一睹佳节民俗盛宴大餐。届时中国摄影网为您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可关注中国摄影网微信公众号,并留言咨询交流,同时我们也提供有经验的影友现场指导。

中国摄影网投稿邮箱:cnphotos@163.com
节后将邀请投稿作者参加“年味”主题摄影沙龙。

2018年各项民俗活动具体时间表(民俗活动时间表由吴秀斌收集整理供稿):

大年三十(2月15日)浦江的前湖村、郑宅蔡村拍谢年。

正月初八(2月23日)金华雅畈镇芳田村晚上六时开始叠馒头 

正月初十(2月25日)金东区孝顺镇中柔村早上八时到下午二时抬花烛。

正月初十一(2月26日)金东区孝顺镇让河早上七时开始迎花灯(抢花树)。

正月初十一(2月26日)至正月初十五(3月2日)黄宅镇宅口村鱼灯开张畅游四邻八乡。
  
正月初十二(2月27日)正月初十二开始到正月初十五。金华各地的龙灯全面开场多以板凳龙为主,白天也有,多以晚上进行,主要是选最大(节数最多的)进行拍摄。今年推荐金华古村落蒲塘村的舞龙和浦江新光村的舞龙

正月初十三(2月28日)早上七时开始浦江檀溪镇寺前村迎城隍爷、舞龙八条布龙活动开始;早上结束后可以赶往浦江寿溪村拍摄八仙抬阁。

正月初十四(3月1日)桃溪镇的东垄村在举办迎大蜡烛的传统活动。

正月初十六(3月3日)兰溪云山街道檀树村猪羊会。

正月初十八(3月5日)义乌佛堂海云寺十八庙会,抬阁翘。

拍摄小贴士

要有明确的主题
    影友们一般在拍摄民俗活动时,只记录了过年的热闹场面,没有统一的主题,没有用影像的语言揭示出传统民俗的内涵,致使画面千篇一律,浮于表面。所以,拍摄过年民俗时一定要挖掘其内涵、文化价值和民族审美,从主题入手,方能游刃有余,拍摄出有思想的作品。

拍摄器材的选择
     拍摄过年民俗活动在器材选择上没有固定模式。相机以全画幅高像素高速多的为好,高度连拍和高速存储是拍摄成功的保证。镜头选择也各有用途,广角镜头可以表现大的表演场面和交代环境,中长焦镜头可以抓拍细节。最好配备两台相机,一台配置广角镜头,一台配置长焦镜头;如果仅有一台相机,最好配置一支广角变焦镜头,如18-200mm的大变焦比镜头。最好配有一支单脚架,不仅可以增加稳定性,还可以方便、快速地移动,比三脚架要灵活许多。闪光灯也是必备的,在光线暗弱的环境下可以提供必要的补光。

谢年

    谢年的祭品很多,猪头是必备的,除此之外,其他祭品一般都是普通的食品,如白米饭、面条、白米粉果、年糕、农家酒等,也有富裕的人家会有全鸡、全鸭。

《前湖村谢年》 傅樟绩 摄

    在浦江前湖村最早下午一时村民鸣锣,二时左右村民陆续来村祠堂摆放祭品,下午三时村民齐聚祠堂,开始谢年,拜祭老祖宗的,表达了人们敬天礼地,感谢老祖宗,感恩大自然风调雨顺,期盼来年幸福平安的美好情愫。

《拜祭老祖宗》  吴秀斌 摄

叠馒头

    金华市雅畈镇的芳田村有种特殊的风俗形式——叠馒头,每年正月初八到元宵,村里都会叠很多的馒头在庙门口,经常高过屋顶,以求消灾。

《叠馒头》  吴秀斌 摄

迎花烛

    每年正月初十是金华孝顺镇中柔村举行的迎花烛活动,一大早,村里就响起了鞭炮声,家家户户等待着花烛队伍的到来,十分热闹。村民们在家门口纷纷迎接花烛和龙灯,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祝福日子红红火火、幸福吉祥。迎花烛的队伍由锣鼓队、布龙队、大花烛组成,花烛到谁家门口,谁家就燃放爆竹,放完才能离开,抬花烛队伍穿行于村中大街小巷,给每家每户祈福 。最激动人心的就是最后的“抢殿”,四抬大花烛到达家殿时,抬花烛的人以飞快的速度抢先进入,将花烛放在殿里,放得快的人运气就好。

《迎花烛》 傅樟绩 摄

迎花树

    农历正月十一,孝顺镇让河村一年一度的“迎花树”民俗活动。村民在“迎花树”的海洋中抢花树,讨彩头,意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抢花树》 杨梅清 摄

迎大蜡烛

    迎大蜡烛是浙江省桃溪镇的传统民俗大型游艺活动,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民俗类三十五个非遗项目之一,这有赖于内容形式贴近“自然”,同时又在乎情理之中。结束后可以赶往浦江寿溪村拍摄八仙抬阁。

《浦江寺前舞龙》 傅樟绩 摄

《浦江闹花灯》 王建华 摄

《八仙抬阁》 杨梅清 摄

猪羊会

    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项民俗来自兰溪市云山街道檀树村的公鲁庙正月祭祀活动,纪念北宋名相赵鼎的“猪羊会”。兰溪市檀树村“猪羊会”又称迎猪羊,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村民以全猪、全羊的隆重形式祭祀南宋名相赵鼎,祭祀时间为一天。当天,猪、羊外皮去毛,放置在一个定做的木架上,首尾贴上剪纸,插上松柏,披红戴彩,全村老少擎彩旗、放火铳、鸣锣开道,护猪、羊到公鲁庙参加公祭,第二天抬回,利市的猪、羊肉由全村人分享。

《猪羊会》 傅樟绩 摄

《猪羊会》 傅樟绩 摄

《猪羊会》 王建华 摄

义乌佛堂海云寺十八庙会,抬阁翘

    “十八大会”每年必办,是由十甲姓贾的村子轮流“值甲”举办的。轮到“值甲”的村子承办一切庙会事宜。其他村子只需派出几十人“贴甲”(即送大蜡烛时加入队伍,以壮行色)。值满一轮(即十甲都已轮过)后,就由所有村子联合承办,叫“捧甲”。“值甲”的村子必须在正月十五就去海云寺将大士佛请到村中来受香火。大士佛一被请到村子中的临时“佛堂”(一般均设在宗祠厅堂内)后,全村的农户都会送来蜡烛置放于“香亭”前点燃,直至正月十八将大士佛送回去为止。

《抬阁翘》 杨梅清 摄

    抬阁翘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所谓抬阁翘,就是在状如八仙桌的小木台中央,固定一根铁棍,铁棍顶端做成圈椅模样。小孩反坐在这把“铁圈椅”内,用带子固定牢他(她)的身体后,下面还有可搁脚的小铁板。上面的人只穿上半身戏装(衣服),下半身是假的,裤子和鞋固定在铁棍上。只要戏装(衣服)往下一遮,这真假便浑然一体了。下面人的裤裹住了铁棍的下半部。下面小孩的道具是横向固定在铁棍上的,道具的右方刚好和上面人的假脚吻合。所以,从外表上看就成了下面的人用手中的道具托起上面人的奇妙景观。每台抬阁翘都由两个七八岁的小孩装扮成婺剧传统戏中的人物,组成了一出婺剧传统戏。
   抬阁翘的兴起和婺剧有渊源。因为它的服装都是按照婺剧的服装式样制作的。所以,假设它兴起的时间和婺剧同步,最起码也有400多年历史了。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ansel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