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你真的看得懂照片?其实你根本没有看懂过!

[2018-07-12]      责任编辑:可可   

    一张照片承载的信息既复杂、模糊且飘忽不定。

    一张照片承载的信息,就像毁了泰坦尼克号的冰山一样,你看得懂的只是它承载的信息整体的极小一部份。其它绝大部分都是隐藏在底下,没有经过学习你是看不见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以为他看得懂照片,是因为只看到露在海面上可视的整座冰山的极小部分而已。可是冰山会让泰坦尼克号如此巨大的船只翻覆,却是隐藏在海面下的那巨大的不可视部分。而,影像对观者发挥最大作用力的,也是那些隐藏在影像的表象之下的「隐而未现」的部分。

    对内行人而言,影像承载的信息最有趣的部分,或说,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却是影像信息的表面上散发出的可视部分的信息,往往与那些隐藏在表象底下的更巨大的不可视部分的信息之间呈现相互逆反、冲突的信息,是我们称为“悖论”(Paradox)的关系。

    也因此,在一张照片(也被称为静照 Still image)的固定不变的单一外表下,观者在观看过程的前后,同时具备着 “既是,也不是!”“悖论”(Paradox)以及模糊性(Ambiguity) 就成了照片做为信息软媒( information soft media )最主要两大本质。这也是数位时代之后,影像会在当代文明中逐渐驱逐文字成为最被大众传媒深深倚赖也因此占据媒体主要篇幅的主要信息软媒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2018年今天,全球跨国企业不分业种都一致的把「影像」当作他们在消费者手机上进行你死我活网路行销殊死战时,最倚重的主要信息软媒的原因。

    也因此,一张照片,在极粗浅的表象上,它具备着你凭着做为生物的本能就能看得懂的部分(它是),但是隐藏在照片表象底下深处极为巨大而飘渺不定的绝大部分信息却是你非得要透过不断学习如何解读照片的专业知识,方能略知一二的深奥信息(它不是)。

    我们且来听听,下面这两位国际知名的摄影大师对这里所说的影像信息中飘忽不定深奥、模糊的信息的深刻体会:

    在世界摄影史上对后世有著巨大影响力的美国摄影家 Diane Arbus (1923-1971) 说过,照片是秘密中的秘密,它告诉你越多,你知道的越少。

    美国著名当代摄影大师 Philip-Lorca diCrocia (b.1951) 也曾说,摄影是大家都认为他(不经过学习就)也能说的外语。

    这两位大师的名言,正揭露了两个我们一般人很难接受的事实:

    你真的看得懂照片吗?

    没有经过学习,你就觉得自己看得懂照片,其实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看懂过

    这里,让我们先用几个关于影像承载信息的二元论角度,来浅谈一下一张照片里面还有哪些在你的观看中你其实没有接收到的真正信息?

    一、知道的 vs. 感受到的

    毕加索在1934年曾说过,每个人都想了解艺术。为什么不试着去了解鸟的歌唱?为什么人们喜欢夜晚、花朵、一切周遭的事物,却不会想去了解?但如果是一幅画,他们就非得了解不可?

    曾经得过普利兹最佳评论奖的纽约月刊资深艺术评论家 Jerry Saltz (b.1951) 也说过,艺术不是让你理解的,艺术是让你体验的。没有任何人会在听完一首歌之后说:我不能理解这首歌。

    和 Diane Arbus 与 Philip-Lorca diCrocia 一样,毕加索与Jerry Saltz这两位大师的名言,同样的也揭露了一个我们一般人很难接受的事实:

    你看不懂照片,你看不懂艺术作品,是因为你一心只想看懂它!

    对这个世界,我们一心只想用理智去理解一切,而从根本上我们极度缺乏用感性、用心灵感受这世界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的态度与能力!正是当代物质世界,尤其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东亚各国一试定终身的科举式教育体系为下一代国民带来的致命毒害!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我们去美术馆看展览的经验。其实可能包括我们自己,大部分人是不是一旦进入美术馆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租借导览器?或者,我们在计划要去美术馆观赏某某著名的展览之前,就先上网查一下几点几分有志工导览解说作品,才出发前往美术馆?这都是我们过往的教育把我们塑造成为一心只想看懂、理解艺术品,却无心、也无能感受、体会艺术品带给我们感官的美好感受的明证。

    其实,每一张影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兼具着让观者知道的感受到的两种互相冲突的信息。

    就像虽然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应该是太阳绕着地球跑,但是我们实际生活体验却是太阳绕着地球跑一样,不但是这个世界,连我们的人生旅程当中也都到处充斥着表象真相互相逆反、冲突、排斥的悖论 Paradox关系。

    一般人觉得自己无须学习就看得懂照片,就是因为影像在最表象、最上层负载的它是也因此可以让你的理智知道的信息

    但是,网络时代商人或政客最懂得运用影像来穿透消费者心理的防御机制达成他们期待的购买或投票的行为改变,却是从影像底层承载的让观者的直觉感受到(也因此无法防御抵制、让自己不受操控)的信息

    法国文学理论家、哲学家 Roland Barthes (1915-1980) 在他 1980 出版的 Camera Lucida 的著作中把影像承载的信息分成 Studium  和 Punctum 两种,也是关于影像承载的信息的二元论。其中 Studium 是指受过教育的常人用直觉本能就能理解的信息,Punctum 则是指因人而异从个人生活经验中(Roland Barthes 的主张是过去生命中的巨大伤痛带来的 )的特殊体验带来的特殊意义。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Roland Barthes 所讲的 Punctum 其实就是每个人在观看影像时,大脑长期记忆库中所存资料与大脑从影像中汲取的信息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也是前面所说,影像的模糊性与影像信息的飘忽不定(因人而异,同一个人也会因阅读影像时当下所处的时空状态而异)的原因。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影像信息的模糊与飘忽,并不会只来自过去生命经验的伤痛而已,也因此比较多人使用亲密感,来形容因为个人生命的特殊经验而对影像信息产生的个人性的特殊感受性信息

    事实上在1839年摄影术诞生之前,西方绘画史上主要的画家对绘画的价值判断基准的主流都处于画得更像眼前所见的现实景象,也就是代替观者看见、让观者的理智知道的状态。但是摄影术诞生后,画家开始感受到摄影术在更逼真、更像的角度上可以完全取代绘画,也因此在一些思考能力比较强的画家的带动下,才逐渐发展出不是画得更像而是画得让观者有深刻印象、感受的印象派绘画。

    二、光学性信息 vs. 化学性信息

    银盐影像时代照片是做为父亲的光学与做为母亲的化学,生出的儿女。照片承载的信息中,当然同时包涵了来自光学现象特性化学的物性带来的信息。

    即便是数位摄影时代,影像仍然来自光学成像,而且只要影像需要耐久保存,最终影像仍然需要用化学染料(喷墨的墨仍然是染料)将影像用化学物质的状态呈现在纸张或其它金属或塑料的材质上。

    也因此,即便科学再怎么进步,银盐影像和数位影像,其实都是光学现象特性化学的物性的结合,本质上是没有多大改变的,唯一改变的只有在摄影过程中,在影像的物性转换(从光学影像转换成化学影像或者是电子讯号)上有所差异而已。

    影像承载的信息中非常独特的变形 (Distortion)、鬼影 (Ghost image)因为失焦或景深控制而来或者因为慢速度快门而来的模糊(Blur) 等等,都是来自光学上的异常

    而「粗粒子」「高反差」「正冲负」「负冲正」「色调分离」「拍立得影像」「蓝晒法Cyanotype」全都是来自化学物性的异常。相对的,「分阶影调控制系统 则来自作者对影像化学物性的极致追求所需的技术控制。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可可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