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名作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2009-10-02]      责任编辑:ansel   

 
    60年前的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摄影师陈正青成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人,他所拍摄的《开国大典》是中国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解读陈正青

    陈正青1917年12月生于湖南长沙,幼年在长沙修业小学读书,后随家庭迁居北平上中学。在北平汇文中学毕业后赴上海就读于大同大学。1936年12月在陕西云阳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分配到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从事文艺宣传工作。他长期随团转战陕西、山西、晋察冀等地区,历任戏剧队长、编导等职。1944年底回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干研班当研究员。抗战胜利后赴东北解放区,历任辽宁省文工团副团长、嫩江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1946年调到新组建的东北画报社,先后任摄影记者、出版科科长和采访科科长。在此期间,拍摄了大量纪录东北解放战争的珍贵照片。

陈正青拍的开国大典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陈正青任《东北画报》特派摄影记者,长驻北平采访。他在香山双清别墅拍摄了许多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珍贵照片。同年他先后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文代会、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报道。值得特别指出的,陈正青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主力摄影记者,拍摄了《毛泽东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场挂起第一面新国旗——五星红旗》、《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开国大典政府成立》、《朱总司令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等大量珍贵照片,真实、生动地纪录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瞬间。这些照片已成为我国新闻摄影宝库中的珍品,永世流传。

    建国后,陈正青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下的新闻摄影局摄影处副处长;1952年4月新华社摄影部成立后,他历任通联科长、记者室主任、研究室主任、摄影部副主任等职。

    陈正青才华横溢,工作上有胆有识,高瞻远瞩,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锐意革新;又是一位胸襟开豁、满腔热忱,积极培养、扶植年轻人的好领导。50年代初,为了解决天安门主席台庆典的摄影报道器材问题,他和著名摄影家、光学专家张印泉等共同研究,将美国军用航空摄影机改制为望远镜头大型摄影机(大家称它为“大炮”),镜头一米多长,口径20多公分,后面装一个很大的可换用的大暗盒。每逢国庆节、“五一”节,在天安门西侧金水桥处搭一个两米高、可站两、三个人的高台,“大炮”就安置在高台上,以便从正面拍摄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检阅的照片。这张重要照片第二天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刊登在头版头条。由于“大炮”笨重,操作时必须两人合作,拍摄时一人给胶片后背打气,使胶片平直;另一人按快门。1954年张家骅从事摄影工作还不足一年,陈正青就信任地让他和自己一同承担这个重要任务,以后每年都这样安排。后来,鉴于“大炮”使用不够方便,陈正青又革新了相机,在高台上改用两台哈苏相机,一台用2000毫米镜头,拍领导人特写;一台用1000毫米镜头,拍主席台接片。两台相机备有多个后背,分装黑白、彩色胶卷,同时拍彩色、黑白照片,镜头结象力也比“大炮”清晰。1959年开始,陈正青把这个任务放手交给张家骅、卢学志两人来完成,自己退居幕后。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