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好新闻照片的评判标准 如何能拍到好照片?

[2006-06-16]      责任编辑:ansel   

                                      
——对话王文澜

    编者按 前不久,一组“水坑照片事件”引起新闻界乃至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日前,本刊高级编辑周凤桥(以下简称周)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以下简称王),就这一事件引发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交流。


    对“水坑照片”怎么看

    周:最近,围绕一组发生在厦门骑车人摔跤照片所展开的讨论,褒贬不一,争议的焦点是记者传播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心之间应如何平衡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王:对于这件事,我要是摄影记者,我不会拍,我要是图片编辑,我也不会发。因为这牵涉到新闻职业道德底线问题。从这件事发生的经过看,属于“守株待兔”,所摄照片尽管是现场抓拍,但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意义上的抓拍,他是有准备的。得知那儿有水坑,他就在那儿等。当看到有人骑车遇到水坑突然摔倒了,他就拍下来,被摔人是纵向360度摔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照片,抓拍很到位,摆是摆不出来的,可读性也强,正因为这样,才引起很多人兴趣,要是拍的不好,也不会引起那么多人关注。

    然而,看了这张照片拍摄经过,我感到很不舒服,本来这件事完全可以避免。据说,作者拍这张照片的目的,是想提醒公路管理部门,以便尽快解决水坑问题。但我觉得,这样的代价太大,也不合适。当新闻本职工作要求与职业道德发生冲突时,作为记者,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在很多情况下,类似这样的事,你够不着是一回事,但你够得着,能干预,就应该干预。从摔跤照片看,被摔人可能是中年人,受伤程度也不知道,如果是妇女、小孩甚至是孕妇、再如果是你的亲人,你还会去拍吗?到目前为止,这个人是否受伤了,我很关心,因为我也有过冒雨骑车被砖头绊倒摔伤的经历。

    周:当然,对于突发事件新闻摄影报道,要想拍到好照片并不容易,这要靠记者爱岗敬业,深入生活,敏锐发现,精心选择和拍摄。但是,在遇到类似这样的突发灾难事件时,切记要处理好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王:是的,记者的职责与社会公德这两者没有什么矛盾,有矛盾的话,是你没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我以为,面对突发灾难事件,作为摄影记者,应以人为主、为出发点,当现场只有你一人时,应尽可能先解决人的安危问题,先救人,这没什么可争议的。但如果现场已有许多人在救人,你当然可以去拍照。

    总之,我以为,一个记者无论采访什么,都要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放在第一位,你首先是一个人,比如骑车人摔倒了,你有可能去避免,为什么还先拍照片不救人呢?

    图片编辑的职责

    周:在我们讨论水坑照片该不该拍的同时,也应该把目光转向控制图片信息传播效果的另一端—图片编辑。我以为,面对容易引起争议的图片,图片编辑要在刊登之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并弄清为什么要登这张照片?要考虑这张照片发表后,与记者的工作准则、报社的相关规定、职业道德等是否相悖,以及照片发表后可能对受众带来什么影响等。你刚才说,对于骑车摔跤照片,你要是编辑不会发。从图片编辑角度看,你怎样看这张发出来的照片呢?

    王:至于这张照片能够用出来,是因为图片编辑从视觉冲击力和照片可读性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再说,这类照片是地方性的都市报大多愿意选用的题材,用什么照片,编辑说了算,或许那个编辑不是图片编辑,而是版面编辑。

    应该说,目前我国不少报纸已经设有图片编辑,但他们在报纸使用照片上,没有什么话语权,顶多是有建议权、推荐权。他们推荐用什么照片,往往都局限在摄影部门这一块,对整个报社编辑部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像国外图片编辑那样,对照片有生杀大权。在这方面,我国报纸图片编辑与国外图片编辑的距离还很大。

    周:从编辑角度看,一张或一组照片能不能发,有其评价标准和发稿标准,另外,新闻摄影评选也有其标准。那么,编发、刊用照片标准与新闻摄影评选所用标准是否是一回事?
 

    王:相对而言,新闻摄影评选是一项活动,是相对公平和近似科学的评判,他不是体育比赛。体育比赛评判结果相对精确一些,所以显得近乎于绝对;而新闻摄影评选只是相对的结果,换一批评委,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评选结果。每批评委的观点都不一样,我认为金牌是这个,他认为金牌是那个,最后会有很多种结果,但为什么还会产生金牌呢?这是评委们协商的结果。

    周:正确把握新闻照片评价标准,在当前或今后新闻报道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搞得好,可以鼓励先进,培育新人,倡导正确导向,推动繁荣我国新闻摄影事业;搞不好,就会起反作用,轻则姑息平庸、因循守旧;重则误导方向。因此,无论是摄影记者,还是图片编辑、版面编辑、甚至总编辑,一定要掌握新闻照片评判标准。那么,你认为新闻照片评判标准是否一成不变呢?

    王: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从真实、感情、善良等方面说,它是不变的,但很多其它影响画面语言的因素都在变化。比如说,很多年前,有的人喜欢拍摄静态照片,而现在许多人就愿意看动感的、虚实结合的照片,甚至是虚的照片。

    如何拍到好照片

    周: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搞好摄影报道、拍摄好照片,是他的职责。身为一名在国内比较有影响、有成就的老记者,你认为如何才能拍到好照片呢?

    王:在新闻现场,你拿着相机,如果用其他人的头脑拍照片、用模式化画面去套,自己不去思考、评判,肯定拍不出好照片。但现在有一些人就是这样拍照片。

    当然,要是碰到信息含量很高、又适合照片表现的新闻,当然不要动很多脑子,就能产生画面,但这也要有独特的观察、独特的取舍,对各种视觉因素进行独特的运用,你拍出的照片才能有新意。

    周:你认为好照片究竟有哪些因素?评判标准是什么?

    王:摄影是一种具像的东西,通过他的结构、组合、矛盾,表现出一个画面。当你拍照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因为对好照片的理解是仁者见仁。但碰到一个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事件,如果超出道德底线,即使能拍出好照片,那就要面临斟酌、选择了。

    如果说,你见什么拍什么,生怕丢掉什么东西,那你还不如换上摄像机,把什么都拍下来,那太纯自然了。我的意思是,自己既要放开手脚,也不要自缚手脚,关键是要作出选择。因为瞬间是摄影记者永远要琢磨的语言。

    总之,新闻照片不管是以冲击力抓住人,还是以不动声色抓住人,好照片主要标准要看照片本身各种因素,包括瞬间感、技术要求以及意境(即含蓄)等。同时,好照片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周:现在一提起好照片,有的人就说它具有冲击力,能吸引人的眼球,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王:总的来讲,一个摄影记者每天都在和两个字打交道,这就是“动(动感)”和“静(静态)”,它是整个新闻事件的两个方面,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动”,“静”就没有意义,有了“静”,人们才体会到“动”是什么样,这就是冲击力。

    现在社会节奏变快,因为时间短,人们看图片容易接受。刚才说到照片抓人的问题,强调照片有冲击力,因为它有动感,就容易被读者接受,也容易被媒体刊用。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说,静态照片同样有魅力。只要你拍得好,很多不言自明的瞬间,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因此,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光“动”,就偏于浮躁,光“静”就偏于呆板。要把“动”“静”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照片能产生吸引人的“动”“静”。

    当然,不是说,吸引你眼球的都是好照片,照片有好多表现形式,你不能像过筛子似的,把其它风格的照片都筛掉了。我认为,新闻照片应该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说,《新京报》的专栏“城市表情”,我以为办得很好。它主要是报道天气变化,我觉得很有创意,一看就是它的。记者拍摄的静物、一个小的风光,或者一个人物的剪影等,能够寓意出天气的变化,给人许多独特的感受。这些属于静态的照片,同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京报》还有一个专栏——《本报摄影记者》,用的都是黑白照片,表现生活中小的情趣、小的幽默等,看起来让人会心一笑,也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很好。你看完前边头版很抓人的东西以后,在这个版面上会产生阅读节奏。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