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网络环境与人文关怀在摄影教学中的交互渗透

[2005-11-03]      责任编辑:ansel   

    [摘 要] 网络传播和数码摄影改变了新闻摄影与传播技术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新闻教育环境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我们应该在新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现代传播技术的传播,又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以及加强对新闻与传播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

一. 人文关怀演绎"鱼的故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James w· Carey)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① 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与"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该是"鱼的故事",而传播则是"鱼本身"。这个比喻的思想在于强调不能将新闻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传播行为,或者一种传播媒体。新闻摄影亦然,如果在新闻教学过程过多地注重传播中的网络传播、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手段和形式,那么"鱼本身"就会超越其本身而喧宾夺主,削弱了"鱼的故事"的重要性。2002年6月至7月,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o艾伦(Rod Allen)教授做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期间,接受了该院钟新副教授的专访,艾伦教授也认?quot;新闻"与"传播"要严格区分。他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新闻系与传播系在不同的学院,因为他们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是不同的。如果在同一个学院,新闻学与传播学应当在不同的系。"②

    在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传播教育往往会把精力放在传播环境的投入上,因为这是有钱就能立竿见影的事情,以示具有"超前意识""跟上时代步伐"。而与人文科学相关的诸如政治、文学、哲学、艺术之类的传授却被忽略,其实这花钱不多但十分重要的基础教学却在"新浪潮"中被泡沫所淹没。这传统的东西谁能多讲,讲多了会被视?quot;观念陈旧"、"思想落伍"。在高校新闻摄影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人仅仅将摄影教学停留在对摄影技能、传播手段的传授,忽略了讲受新闻摄影最终要表现的主题是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从而忽略了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的关怀,只是把新闻传播当成一种单纯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东西。

    新闻当然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体条件才能为受众所接受,实现其社会价值,发挥其社会功能。但"新闻"不等于"传播","新闻"的内涵和本质决不是"传播"所能函盖和代替的。

    摄影的初衷应该是图像的纪实性,逼真性,是力求图像对象的准确、真实和直接的吻合。这一本体特性可以说是新闻对这一新技术行为的最大渴望。同时,数码摄影和网络传播的产生也表现出了人对技术的高超的复制能力和技巧的好奇与信赖。然而新闻摄影的真正社会价值却在?quot;鱼的故事"--新闻故事,而不在于是数字摄影还是传统摄影的技术性。根本点是在于人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本身所提供的技术能力,把技术仅作为手段,不完全受制于它,而可以藉此充分表现出记者捕捉新闻能力和对新闻的思辨能力。其实,这一点无疑是新闻摄影起码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否则,新闻依然是科学的奴隶。不言而喻,新闻如何反映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更在于人与技术的充分结合。

    在数字图像和网络传播时代,摄影记者除了技术层面的品质控制外,不论用传统摄影或是数字摄影的拍摄方法,电脑处理图像方法,都要涉及到新闻内容的问题,涉及到人文因素,人文关怀。传播技术解决之后,决定图像的优势关键却不在技术品质上,内容才是重点,才是新闻文化的真正内涵。在科学不断进步的世界中,在图像时代的今天,新闻摄影教学如果没有传播技术和人文关怀两手都抓,如果缺少投入新闻文化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那么很多者可能会迷失在眩目的器材及技术中而导致新闻文化的枯竭,乃至人文精神的枯竭。


    由于科技迅猛发展,网络传播和数码摄影活动已被推到资讯社会的前端,人文关怀对摄影传播的影响及意义,似乎已成了科技的附庸或装饰品。我们认为,历史发展的逻辑不是技术决定论。技术的发展水平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但它不是"新闻故事本身",而只是一种促进。新闻信息的产生必然会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它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的制约下产生的。新闻图像的获取当然取决于作为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人--摄影记者,而摄影记者是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语境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在传授数码摄影技术与网络传播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人文因素,缺乏人文关怀。

    卡莱教授认为,新闻学的学术来于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同政治、文学、哲学、艺术和历史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新闻教育的任务在于要在新闻与政治的联系中,让学生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与文学的联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与哲学的联系中,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基准;与艺术的联系中,教会学生掌握捕捉完整的视觉世界的能力;与历史的联系中,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自觉。理想的新闻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 传播技术与人文关怀的交互渗透
    笔者在高校承担本科新闻与艺术摄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新闻摄影课程进行了改革,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既注意技术、技法的教授,又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把实践的环节引入课堂,不断提高学生对新闻现场的抓拍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营造传播环境与人文语境之共同"生态环境"。

    在新闻摄影教学的理念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懂得如何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应当把新闻摄影报道当成一种有灵魂有生命的东西,而不是机械的记录。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摄影记者,首先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的故事,去传播人类的文明,去引导社会的进步。本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1级陈敬嘉等三位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走出校门拍摄采访一位94岁高龄老人常年坚持冬泳,家贫如洗,身居危房,但他仍对生活充满信心,还用自己懂得医疗按摩的技术免费帮别人治病,对人间和生命充满热爱。这一组专题图片在报纸发表后,引起当地市领导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关注。

    同时,在学生新闻摄影这门课程考试上,笔者采用开卷答题占40%,每人完成一个纪实专题作品占40%,摄影实践占成绩的20%;具体要求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个自选的摄影专题报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深入生活挖掘题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加倾注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去看待所要表现的主题。使他们认识到新闻摄影记者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气的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而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quot;信息商品"、"传播中介"、"物化媒体"。
    总之,新闻摄影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决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


三. 人文精神寓于网站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

    网络媒体是下一代的主流媒体,那么任何一家传统媒体不上网都不能成为主流媒体,以此类推,传统媒体无疑已不是主流媒体了。那么,我们的新闻教育,我们的新闻摄影教育,主要是培养下一代主流媒体的"下一代记者"呢?还是培养非主流媒体的"现一代记者"呢?在新闻领域人才培养强调超前性的战略观念面前,这答案是不说自明的。培?quot;下一代记者"实际上也是培养新一代的网上新人类--"网络记者"。大家知道,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社会,虚拟的社会又是一个"远离人群"而缺乏"人气"的社会。那么,缺乏"人气"的社会势必也缺乏人文关怀。

    这不只关系到新闻学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学的问题。

    一家在线图片交易网站提醒新闻摄影记者"如果你还在使用邮递传递图片的话,那您将会发现编辑越来越少使用您的图片。而您的图片如果缺少人情味的话,那您同样会发现编辑越来越少使用您的图片。"一封内容相同的邮件,采用两种不同的传递方法,一种是传统投递的邮寄,一种是发E-mail,传递信息虽然不同,但是信息内容却没有变。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媒介是不一样,但不应该因为网络媒体而减少了人文

    让我们看一下当今网上新闻摄影的传播情况,就会觉得"触网络"与"触快门"对于人文关怀的教育同等重要;在互联网上可看到许多重要的新闻摄影机构或团体,以及相对独立的新闻媒体推出的许多精彩新闻图片、国际性的新闻摄影比赛。在这些网站里有很多可作为媒体的稿源和专业新闻摄影人士的参考教材。而大家都熟悉的"普利策奖"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其中反映有关人文和人权题材的一类更深受高校摄影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经常让学生对有争议性的片子如《饥饿的女孩》(南非 凯文。卡特)拍摄的这张获普利策大奖进行讨论,各抒已见,让学生自己从中对照即将面对的职业道德基准以及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通过上网搜索,发现那些官方组织、著名的图片社,在新闻摄影上颇具权威的官方网站具有较强的实力,为新闻摄影提供了传播、展示、交流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如伽玛新闻图片社,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民营新闻图片社,拥有一个庞大的新闻信息网,动态新闻出手快。像这一类有影响的新闻图片社在互联网上数不胜数,经常让学生上网浏览,既可祢补目前国内高校摄影教育教材滞后的不足,又能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影能力以及对他们自己的新闻图片的参与竞争能力。

    如本人负责的《光影漫步---摄影学习网站》http://shey.stu.edu.cn/(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项目)就是在这种传播环境下产生的。网站开辟摄影教室、数码实践、学生作品、教师摄影展、摄影论坛、摄影画廊、摄影连接等栏目。

    "摄影教室"包括有摄影教材、自我学习评测园地、图例评析。可通过网络考试检查学习成效。让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互动,课堂讲述加深理解,实现网上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交互进行,密切课堂教学实践与学习网站之间的联系, 发展在线摄影教育与课堂摄影教学相结合,实现授课的同步传输,提供CD、Video、录象和网络课件。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实例展示与讲解,采用网站与课堂同步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学习摄影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对新闻摄影的敏锐力和发现力。摄影学习网站的建设不仅能直接服务于本校、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相关学科:新闻传播专业、摄影专业、艺术类专业、中文专业及相关专业外,也服务于网络远程教育,培养摄影人才和网络摄影记者。

    国内外的摄影网站不少,但属于摄影图片欣赏浏览的均多,特别是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像这样的摄影网站能集于摄影教学、学生摄影作业展示、摄影实践、摄影讨论、摄影试题库等的摄影学习网站。

    新闻摄影专题学习网站旨在营造一个具有摄影学术探讨又有一定社会人文关怀渗透的氛围。当然,网络只是一种传播媒体,而不是一切,不会取代一切,就像电视的发明没有取代广播和报纸一样。几年前我们以为网络会改变一切,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但互联网要求新闻人都成为多媒体新闻人,要求一个记者出门采访不但身上要带上各种器材,而且头脑也要装着"两大文化":传播技术的,人文社科的。这样,才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1) 卡莱(James w· Carey):《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
(2) 钟 新:《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第38页。
(3) 孙京涛:《新闻摄影教育,我们对你说》,《人民摄影》,2001年5月30日,第一版。
(4) 钟 新:《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第38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