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摄影技巧 >> 正文

家用DC如何从事舞台摄影

[2006-02-28]      责任编辑:ansel   

    在DC日渐成为家庭“标配”生活用品的同时,摄影基础知识的普及还相对滞后,大家在有更多机会频繁按动快门之时,却未必就能如愿以偿地将美好的瞬间一刻留存下来。

 

 

 

 

 


    自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将其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公布于世以来,摄影艺术已经走过了近170年的历史。如今,在当代科技力量的鼎立支持下,摄影及摄影工具已经真的进入到了高速发展和高度普及的阶段。但是,日益细化的摄影门类和纷繁精深的创作技巧,也真的是道行不浅。在此,我们不妨先来泛泛讨论一下,用家用DC涉足舞台摄影的问题。由于演出舞台上光影灵动,我们的拍摄又以追随抓取为主,所以,就将此番话题命名为“逐光猎影”吧。

眼疾未必能手快

    我们常常习惯于将眼疾手快作为摄影抓拍的技术标准,但是具体到舞台摄影而言,却是一番眼疾却未必就能手快的情形了。由于大多数演唱会和文娱表演都是夜场演出,因此演出舞台的照明条件,也完全是靠人工光源创造而得,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复杂多变的照明环境。照明属于舞台效果的一部分,为突出视觉效果或出于节目的场景需要,导演和舞台设计师会最大程度地调度使用各种灯光资源,这使得舞台摄影的光照环境毫无定律可言。

    相对狭小的空间,往往使稳固的三脚架难有立锥之地,于是使用独脚架,或尽量利用前排座椅靠背等支撑点尤显重要。一些摄影者通常选择用高感光度来增益快门速度,然而,与高感光度相携相伴的,却往往是严重的噪点和恼人的紫边。另一个严重有损影像品质的误区,就是使用家用DC的数码变焦功能。这种所谓的变焦,实质上只是一种影像放大功能而已,其“擅长”之处就是造就粗重的视觉颗粒,从而使您摄取的影像变得目不忍睹。摄影艺术其实就是光影艺术,然而舞台摄影复杂多变的光照环境,却使得没有大孔径镜头支持的家用DC面临艰巨挑战。

绝无范本因地制宜

    虽然光照环境极为不利,但是家用DC产品也照样可以扬长避短,拍出较好的舞台摄影佳作。比如,LCD液晶取景屏可以最直观地观察到实时效果,一些具有取景屏多角度翻转功能的机型,更有助于我们创造出一些非同寻常的视角。通常情形下,以舞台人物面部为测光基准,然后利用DC的“M”档,设定一个手动曝光组合是较为适宜的。这样做,既可以减少DC测光元件和运算程序,在复杂光照环境下的误判,更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

    在对焦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以往MF(手动对焦)相机常用的定点拾焦法。也就是,先在舞台上选取一个较为明晰的参照物,并以此参照物为焦点完成精确对焦,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DC快门二次行程的锁焦功能,保持半按快门的状态。当被摄主体进入与预选参照物同一平面的位置时,就可以迅速而轻松地按下快门,并获取到清晰影像了。这种定点拾焦的拍摄方法,也被影友们戏称为“守株待兔”,其长处就是,可以弥补家用DC因快门时滞造成的拖泥带水,以及因缺少伺服跟踪对焦能力在抓取动态影像时的劣势。舞台摄影绝无一概的范本,随机应变的处置,因地制宜的尝试比教科书更重要。

PS好不如拍的好

    数码相机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直观而便捷的影像撷取过程,后期对原始影像信息的二次优化也被人津津乐道,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PS。但必须强调的是,PS只是一个再创作、再升华的过程,PS只能锦上添花却并无回天之力。PS的先天基础就是我们所获取的初始影像,如果初始影像在曝光控制、拾焦区域、颗粒、色温等原则问题上存在的偏差超出了相应的范围,那么PS高手也将束手无策。

    对于按照程序规则来完成撷取、存储、输出过程的DC来说,摄影创作真的已经蜕变成为一个对影像信息的采集加工过程,科技的力量神奇而残酷。但是,传统的光学透镜仍旧是创造完美影像的基本保障,只要摄影还是一门艺术,我们就有责任在创造完美影像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技巧。

    最后,还有两点需要提及。一是,不要过分信赖DC的自动白平衡设置,尤其在涉及舞台摄影时,无论是专业器材还是普通的家用DC,都应实时设定手动白平衡,并通过试拍进行精准调校。二是,家用DC的闪光灯往往功率有限,对提高影像质量毫无增益,关闭闪光灯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电能,亦有利于促就和谐的观赏氛围,通常音乐会和杂技表演时,都对闪光灯的使用有着严格限令。

    在舞台之下,我们可以随着狂歌劲舞飞扬彭湃,也会伴着生旦净墨丑的唱、念、坐、打心绪回旋。透过小舞台,注目大世界,您手中的小DC也完全有实力逐光猎影,帮您留住更多的精彩一瞬。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