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导游首页 | 江浙沪 | 京津冀 | 鲁晋蒙 | 辽吉黑 | 皖豫鄂 | 闽赣湘 | 云贵川 | 陕甘宁 | 新藏青 | 粤桂琼 | 港澳台 | 周游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摄影导游>>辽宁吉林黑龙江>>正文

九门口长城

[2006-01-21]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成。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

    人们游览长城,一般以为到了山海关老龙头就是长城东去的尽头了。其实,出了山海关15公里的九门口长城才是它的尽头。

 

 

 

    九门口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与河北省抚宁县交界地带,古称“一片石关”,号称“京东首关”,是明代的重要关隘之一。明洪武十四年(公元一三八一年)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代宗景泰和神宗万历年间重修。

    九门口,古名一片石,是明代长城中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座落于辽西走廊西端,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地带,距山海关十五公里。是锦西市重要旅游景点。 明代以前,一片石是一条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到了明代洪武十三年,以徐达为代表的将军率民兵营修康平县岭三十二关始建长城。明景泰元年(公里一四五零年)都御使郡来学修喜峰口迤至一片石。 修筑长城后,一片石关被九门口关代替,成为关内外的重要关卡和门户。明万历五年(公元一五七七年),有人根据九门口的扼要险厅,在西城门额上题下了可以和“天下第一关”相媲美的雅号---京东首关。

    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敌台,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绥中境内有九门口关、三道关、黄土岭、夕阳口、无名口、小河口、大毛山口、董家口、城子峪等关口。西沟长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位于绥中永安乡西沟村、金家沟村一带。这段长城地势险峻,建筑布局雄伟壮观,有"第三八达岭"之称。主要景观有:大毛山口、锥子山、蔓枝草、石匣口、金牛洞等。

    九门口关位于绥中县李家乡,东距绥中城62.5公里,南距山海关15公里,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京东首关"。九门口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筑独具特色。在百余米的九江河上,铺就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俱为纵行铺砌,边缘与桥墩周围,均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片石"。在一片石之上,筑有九座泄水的城门,关口因此而得名。城门之上架起了一条横跨九江河的巨大水上城桥,两端筑有围城,恰似桥头堡。九座水门各宽5米,从地面至券旌石高7米,连垛口高达10米。两座围城是天启六年(1626年)增筑的,各有七个券洞,里砖外石,高大雄伟,是长城中少见的结构。

    关城由万里长城墙体和内城及关前九江河上护城泄水城门构成。内城周长1公里,墙高约8米。城墙高大坚固。墙身为砖石结构,顶宽5米,底宽6米,墙高8米,外侧有垛口,里边有女墙,巍峨壮观。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严密,异常坚固。九门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在这里有过“一片石大战”。

    耸立在高山峻岭之巅的九门口长城,依山势起伏升腾,蜿蜒伸展,九道水门横跨两山河谷之间,形成了“城在水上修,水在城中流”的奇异景观,故有“水上长城”之称谓。而地处关外地区进入中原的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九门口长城以砖石砌筑,建有垛口、女儿墙、战台、哨楼、敌楼、烽火台、围城。据历史记载,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军攻下京城后与吴三桂引清兵大战九门口;一九二二年和一九二四年,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也曾混战于此!

摄影提示

    九门口长城最佳旅游和摄影的季节在5-10月,过了这个时候就是寒风刺骨了!在拍摄九门口长城这种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时候,一定要有环保意识,不要破坏文物,污染环境,自己的废弃物,如胶卷盒 、食品包装袋这些垃圾一定不能随手乱扔。

旅游提示

住宿


绥中县富华宾馆

中餐加工
地址:绥中镇新兴路 邮编:125200
绥中县新贵竹宾馆

中餐
地址:绥中镇和平街 邮编:125200

交通

    九门口长城距山海关15千米,夏天旅游旺季在山海关有开往九门口的中巴车,淡季只能包车前往,来回夏利车30元左右。也可以从绥中县乘长途车到李家堡后步行1千米左右。但每天只有一班,中午12:00去,第二天6:00返回。

饮食

    王记酱骨头馆、刘老太太餐馆、吃点当地的小吃,面食,还有特产可以买:绥中白梨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