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佳作赏析>>专题影展>>正文

台州摄影双年展|全国摄影名家邀请展《血地》精品抢先看(二)

[2018-12-04]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策展语

    “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个哲学命题,一直在拷问着思想的人们。当你一声啼哭,带着母亲疲惫的微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地方,这就是你的血地,从此便成了你的故乡,永远梦绕魂牵的地方。
     2018 台州摄影双年展的话题是“本土影像”,名家邀请展版块当然也不能离题,我就邀请全国各地颇具代表性的摄影名家,用不同的影像媒介、语言、路径,来讲述他们各自故乡的不同故事,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从马头琴的余音,到南海的涛声……讲述我们共同的“本土”——中国!

 


1、周润生

    出生于1968年,现为河北省阳原县泥河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县工商联副主席,阳原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师杂志社》河北分社主任记者。张家口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阳原摄影家协会主席。
2014 年《追逐》入选“2014 洛杉矶中国摄影节”
2016 年《画卷古堡》、《老城门》入选《中国摄影家走进联合国》“自然中国”摄影作品联合国首展
2017 年《古堡红云》入选“一带一路”中国历史建筑艺术展
2018 年《相依》入选第24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铜质收藏奖

《相依》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大地上,日新月异变化着的大都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留守在家乡的父老,基本都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热爱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热土。在家乡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与老伴相守、与邻里相守、与老屋田野相守、与天地四季相守……,也与家族的亲人、自己的前半生、冥冥之中的命运相守。
他们大多纯朴善良,互相表达之间那份深切的相依相偎和关心关爱,不是语言,而是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这代留守老人将会相依为命,不离不弃走完人生最后的历程。

2、郎晓光

    中共党员,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秦皇岛广顺集团董事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秦皇岛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高级摄影技师。
《看我的》荣获 2010 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
《鹈鹕》荣获 2009 年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比赛“金像奖”
《科技引领时代》荣获中国 2010 年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2011 年荣获河北省摄影十杰,《海上靓影》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艺术类金奖
2014 年《母与子》荣获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展铜奖
2016 年《母爱》荣获第十八届全国艺术摄影比赛金奖
《舔犊情深》《迁徙》荣获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赛铜奖
《北极熊》《我来了》荣获 2017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赛收藏奖
《争先恐后》荣获 2017 年第十九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铜奖
2017 年被推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代表另有数十幅作品分获省市级奖项

 《魅力秦皇岛》

秦皇岛,是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说美丽,很明显的理由,是因为这里有秀美的山岳,有优美的海滨,有壮美的长城。说独特,是因为 :山岳,天下皆有之 ;海滨,四海皆有之 ;长城,神州共有之。而集三者于一地,世上无双,独此一家焉。秦皇岛之美,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古往今来,名人兴叹之,伟人歌咏之。然而对美最直观最保真的记录、表现和传播,摄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艺术手段。有道是,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这里,我把秦皇岛的美丽带给大家,相信在分享秦皇岛风光审美体验的同时,还能带给您发现美的有益借鉴。

3、赵  勇

    现任贵州省凯里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贵州分院27期学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少数民族摄影人才第四期培训班学员,全国中青年人才库第二期培训班学员 ;曾获第十二届贵州省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银奖,2016年度贵州省摄影“黔像奖”金奖。纪实作品《星星的孩子》入展2017第八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

 《集市上的背篼》

贵州多山区陡坡,车载出行受到地理环境独特限制,背篼便作为主要生存载体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背篼,古朴原始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器具,用竹、藤、柳条等做成,再加上一些棉布做成的衬垫,出行有了它,山高路远都不是问题!
集市上的背篼不仅是一种器具,它装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供求,呈现出家庭的生活现状,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同时也保有对简朴生活的执着和热爱,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4、赵  磊 

   1966年8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沛县,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昌吉回族自治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
曾获得第 23 届全国摄影展览评委提名奖
第八届国际摄影展览优秀奖
第三届《中国摄影》反转片摄影大赛优秀奖
第九届全国人像摄影展览铜牌奖
第五届上海国际展览优秀奖
第十二届“喀纳斯”国际摄影大赛银奖等

《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5、郝树国

    纪实摄影师,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摄影专业教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尼康公司签约讲师。
2014年《中国摄影》“胡同里的清晨”获一等奖
2016年《黑龙江电视台》“艺术龙江”栏目个人专访
2016年《哈尔滨广播电台》专访,讲述与老道外的7年情结
2016年《哈尔滨日报》整版报道 7 年记录哈尔滨老城的故事
2016年《中国摄影报》“午后的老街”获二等奖
2017年《老澡堂》组照参与《2017纽约国际摄影艺术展》并获记录类金奖

 《生活的力量》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老街区,哈尔滨的老街区不同于其他的城市,这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是因修建中东铁路而兴起的移民城市。老道外是当年闯关东来的民工、商人的居住地。老道外不仅有着中国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还有着厚重的闯关东文化。现今居住在这里老居民很多是当年闯关东后的第二代、第三代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也是农耕文化向城市文化转变的一个缩影。
七年时间每天游走在老街区各个大院里,聆听着各门各户的家长里短。适逢精彩之处,从油乎乎的破兜子里摸出相机拍摄下来。不知不觉中拍摄下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记录了老街区原住民的日常生活、记录了一些老字号小吃、百年澡堂、百年武馆经营场景。虽尽是百姓吃喝拉撒之事,倒是折射出一种日常生活的力量。这力量使一代代的闯关东人在中西交融的哈尔滨这座城市中得以繁衍生息。时至今日 5500 多户居民均已搬迁,这些中华巴洛克老建筑将面临拆迁与改造。

6、秦军校

    曾担任过两届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摄影家协会轮值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台湾亚洲影艺联盟副秘书长、港深珠澳摄影联盟主席。
2000年  出版《婚俗与丧俗》纪实摄影集
2003年  出版《红白喜事》摄影画册
2005年  出版《终结小脚——中国妇女缠足考》图文书
2006年  出版《为小脚女人留影》
2010年  出版《地坑窑院——中国人最后的“穴居”式民居》并荣获“PIP——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第一名
2013年  出版《我在三都过端节》
2016年  出版《记忆乡愁一一行走湘南古村落》世界上最大的画册,全开、五十斤重的装置艺术大书
2006年  荣获“中国摄影 50 年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2008年  荣获“广东摄影 50 年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2018年  荣获“广东摄影 60 年突出贡献奖”称号

《中国人最后的“穴居”式民居——三门峡地坑窑院》

中国人最后的“穴居”式民居——三门峡地坑窑院,饱含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念、对乡土建筑即将消失的一种无奈,以及对乡土文化一种独特的惜别。地坑窑院,当地人也称“天井窑院”、“天井院”、“地窑”,是世界上独有的建筑方式,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其建筑结构充满了让人赞叹的智慧。
地坑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它记录着更多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这类建筑是在平地上挖下一个院子,在地下建造一个穴居式的窑洞及房屋,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民俗建筑。乡亲们在窑洞内举办各类活动,包括婚丧嫁娶、乔迁等主要民俗仪式。作品中更有记录家乡的老人、生活的器物等。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台州摄影双年展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