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新闻纪实 >> 正文

中国摄影网专访|汤德胜与大运河的世纪情缘

[2018-05-02]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陈小军:据您介绍,您从事摄影已经有50多年了,历任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还是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作为一个资深摄影家,对我们的摄影人有什么期盼或者寄语吗?

汤德胜:总结五十多年的摄影经历,老朽只有八个字——靠自已的作品立人!

     记录当下历史,这是我们每个摄影人应尽的职责,历史需要影像提供佐证,用心镜把当下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历史原貌留给子孙后代,记录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摄影初学者要克服浮躁情绪,练好基本功,把镜头对准新时代,表达对当下社会的态度、抒发自我的情感,用自己独立的眼光去评判,切不可一味的跟风模仿,追求肤浅的呈现。

▲江南育珠姑娘 拍摄于1973年

▲母亲河畔晨练  拍摄于1973年

▲老茶馆 拍摄于1985年

▲老渔民 拍摄于1985年

主编结语

历时半个世纪拍摄的大运河作品中,我们看到承载着运河边上生息休养的人民的喜怒哀乐。他们与水共生,与水亲近,视水如金的精神,成为了运河沿岸经济生活繁荣发达的根本,也成为抵抗水的灾害的精神支柱。
汤德胜的大运河作品反映了一个摄影家扎根基层,情系百姓,用心镜记录了当下…
汤德胜的大运河作品也是一种艺术品,由深厚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影像技术来实现的,没有哗众取宠的炫技,也没有刻意营造的铺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真挚、朴实厚重、憾人心弦!

▲妯娌俩修渔网 拍摄于1973年

▲小土窑  拍摄于1973

▲砸烂四人帮 拍摄于1976年

▲运河古镇通太湖  拍摄于1985

▲洋河酒厂  拍摄于1986

▲运河老中医  拍摄于1995年

关于汤德胜

常州摄影家汤德胜   摄影:陈小军

    汤德胜,男,1947年12月生,汉族,台眷,中共党员,大专毕业。国家一级美术师职称,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理事,现任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常州市摄影家协会荣誉主席。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摄影工作者和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个展曾应邀到法国巴黎、美国休斯顿国际摄影艺术节、纽约大学美术馆、罗马尼亚、日本和泰国等国展出。

    5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心装群众、情系百姓,用镜头谱写他们的人生精彩,收获了许多精品佳作:《公社幼儿园》、《大炼钢铁》、《希望》、《点红》、《家常菜》、《再来一个》、《姐妹俩》、《新苗》、《太阳与人》、《夕照太湖》、《空中田园》、《仙境》、《生命源泉》、《锦锈大地》、《炮竹声声》、《晨曦》、《竹海人家》、《永不消失的历史》、《人桥》、《五代同堂》、《留住历史》、《母子情深》、《婆媳之间》、《狂野非洲》等100多幅摄影作品入选历届国展和国际大展,并在国际、国内的多次摄影作品展中获得过金、银、铜牌奖。

    中国摄影出版社、南京出版社和凤凰出版集团从1989年至今先后为汤德胜出版了《留住历史》(抗洪救灾摄影作品专集)、《江南人家》、《汤德胜眼中的外国人》、《狂野非洲》、《情系红河》、《知青——穿越时空的重量》、《中国大运河》、《三寸金莲》等多部摄影作品集,这些影集分别有朗静山、李可染、冯其庸、袁毅平、程十发、杨恩璞、孙概、顾铮、吴常云、翁庭华等大师题笺作序。

    汤德胜不仅在摄影艺术创作上迷于创新、痴于寻美,而且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从1993年至2002年之间,他主动资助陕西省三名贫困学生;还为湖南残疾儿童、苏北特困户老人、江西省白血病患者、汶川大地震灾区……多次捐款来回报社会。

由于汤德胜业务政绩突出,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晋升工资两级)、江苏省文化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文艺工作者;1990年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奖;1991年荣获全国抗洪救灾先进工作者;2008年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而且光荣地被当选为中共江苏八大代表和常州市五届人大代表。

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陈小军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