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个人影展 >> 正文

八一特辑·柳军|因着他的照片,那段历史不会失踪

[2019-08-01]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不要忘记他们》(之二) 1987年 1月 5日,在收复 310阵地的激烈战斗中,突击队员宋建平饮弹牺牲,战友们将他的遗体拖回我方被敌炸开顶的屯兵工事外。指导员汤健康和一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炮火空爆的危险,冲出工事用棉被盖在宋建平遗体上,以免牺牲的战友再遭炮火伤害。柳军摄

     柳军在临战训练中几乎没有动过相机。面临生死战斗, 他更需要知道战斗怎么打、发起攻击的时机、哪个地方有敌人的暗堡、哪个突击队员会在哪个位置……他面对的是 “受伤怎么办?被敌人俘虏怎么办?失去联系怎么办?如 何面对失去战友?”等此前从未遇到的一道道难题。

    1986 年 5 月—1987 年 6 月,柳军把团里的 206 个大 小阵地、哨位跑遍了。团里的士兵80%他都能叫上名字。 除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他还看到了恐惧。

▲1986年 5月,柳军前往云南老山前线某部一线阵地途中。

▲《1980年代的上甘岭》143阵地是云南老山前线某部距敌军最近、最危险的阵地之一,与敌军阵地犬牙交错。该阵地自收复以来,每天都要遭受敌军数十发炮弹的倾泻,山头平均被削去两米多,整个阵地草木死亡,生灵无存,像个巨大的采石场。后方补给线经常被敌军炮火严密封锁。守防官兵在断粮、断水、缺弹药的艰苦条件下,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勇气坚守在被称为 “1980年代的上甘岭”阵地上。(摄于 1986年 5月 23日) 柳 军 摄

▲《留给牺牲的遗物》 1986年 12月 25日,在收复 310阵地的火力队出征誓师大会上,火力队七班长赵泽奇写在棉衣上的遗书:棉衣三件,请送交赵泽奇。赵泽奇说,打上战场就没想过活着回去。战后,赵泽奇荣立一等战功。柳军摄

▲《战地生活》(之一)1986年 5月 27日晚,二连一班四川成都籍战士李云峰独自躲在哨位角落里,一边品读着记者刚带到的女朋友的情书,一边对着她的照片傻笑。柳军摄

    在前线,柳军的拍摄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影响。他拍 到战争中的死亡和伤残、亲情和友谊、悲伤和痛苦、拼杀 和喘息。这就是战地生活的原本状态。

    做军事记者六年,正是在老山前线,柳军悟出了军事 摄影的真谛——战地摄影最重要的是尊重生命;军人首先 是人,是人就有感情,有喜怒哀乐;战争永远不会让人快乐! 战地记者能做的就是再勇敢一点,像战士一样,始终保持 冲锋的姿态,老老实实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猫耳洞里的苦恼》1986年 10月 25日,坚守在三面受敌左二阵地上的 17岁战士惠邦利(下)收到家中来信,为不能照料伤病的母亲和分担家中所欠债款而苦恼。 柳军摄

▲《战地生活》(之二)1986年 5月 28日,二连副连长林方(右)、一排长王宏伟(中)和营部通信兵侯建勤(左)分别向团、营指挥所汇报当日一线阵地情况。柳军摄

▲《猫耳洞里的家乡味》老山前线 421团二连战士张永亮(左)和战友一共击毙、击伤敌军 21人。1986年 5月 27日,为了让战友们吃好休息好,他不仅包了做饭的任务,还叫家人寄来佐料,在猫耳洞里为战友做可口的牛肉拉面。柳军摄

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陈小波 胡武功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