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佳作首页 | 人像写真 | 人体摄影 | 风光旅游 | 民俗节庆 | 新闻纪实 | 样片实拍 | 秀展摄影 | 生态飞羽 | 个人影展 | 专题影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佳作赏析 >> 个人影展 >> 正文

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陈雨洁作品赏析——《刺·猬》

[2018-03-06]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仅以此文致曾经给过我生命感悟的2只小刺猬!!!

    那是一个10月的周末,我去菜场买菜时看到了这2只蜷缩在一个脸盆里的小刺球。和卖主的交流才得知是2只野生的小刺猬。出售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要作为宠物来养,而是食用和药用。这让从小喜欢小动物的我不禁为这2只小东西的命运担忧。思前想后,和卖主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终于有了将它俩带回家的权力。

   回家后,根据朋友圈和网上搜到的资料,把这2只味重又全身长刺的小东西安置在了我家阁楼上,每天抽一些时间给它俩喂水喂食。

   开始的一个多月里,因为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2只小东西似乎对我对这里保持着很高的戒备,总是在有动静或屋内有任何声响就蜷缩成一团。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我似乎有些了解了它俩的习性,而它俩也开始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有了一定的适应。在这期间,我萌生出了想用相机记录它俩活动的念头。

   因为刺猬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畏光,于是,我放弃了用闪光灯和外部光源,而阁楼上的灯又有些昏暗,所以我只能将相机的感光度调得很高。就这样,每天晚饭后,只要有时间就在阁楼上守着这2只小东西,边拍摄边观察。闲着无聊的时候给它俩取了个名字:“小刺”和“小猬”,小刺是雄性个头大的那只,小猬是雌性,不论个头还是胆量、活动量、食量都明显弱些。

   就这样,时间在一点点的相处中过去。照顾、观察和拍摄它俩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它俩时而淘气,时而出点小状况都是难勉的。直到天气在不知不觉中变冷,我便在它俩的窝里铺上更多的旧报纸和落叶。它俩的活动量好象也是因为天气的变冷而减少,渐渐的就慵懒而不想动了。于是,我又去网上查资料,原来刺猬有冬眠的习性,冬眠后的苏醒更是一个容易出状况的时期,很多刺猬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生命。这让我有了一丝隐隐的担忧!所以照顾变得谨慎起来。

   小猬的身体比较弱,总是抢不到食物。为了保证它能安全过冬,我尝试着将它俩分窝。但我2次发现,分窝后的小猬会顶开框盖,掀翻上面的重物,爬出自己的小窝而趴在小刺窝上面的框盖上睡觉。看到这景象的那刻,我被震撼了。这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它们和人类一样是有情感的。它们同样需要陪伴和温暖。这让我初步有了不单只是记录,还有如何更好的去将它们的这一情感表达出来的念头。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又开始勤上阁楼,希望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它俩苏醒。运气似乎不错,我碰上了。看到它俩在窝里动,我感觉到它俩的身体状况还可以,抱出来喂了些水后又放回了窝里。第二天晚上,等我吃完饭再上阁楼的时候,隐隐就听到上面有细微的碰撞声,不安瞬间填满了我心里,我匆忙上楼打开框盖,小刺已经朝我仰起了小脑袋。第一次我没戴手套就去抱它,它居然没有反抗,直接就爬到了我的手里,我把它抱到球桌上喂水。当我再去捉小猬的时候发现小猬的整个身体都已经僵硬了。刹那间,一股无法言语的感觉涌上了心头,我呆了!脑子一片空白。我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用自己哆哆索索的手去操控相机。这期间小刺几次用嘴去拱了拱已经僵硬了的同伴,也许它并不十分清楚同伴已死,也许它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唤醒同伴,但这都不是人类能懂的了……

   埋了小猬之后就只剩下小刺了,我还是和以前一样上阁楼喂它,观察它,拍它,这期间也给它找过一个伴,也偶尔会给它剪剪爪子,偶尔把它放在水桶里带到野外去放风……总觉得它显得有些孤独,没有以前的精神抖擞和灵活了。到第二年春天它和小猬一样走了……

   现在,名为《刺.猬》的作品以彩色黑白共存的方式公开呈现。更多的是考虑思想情绪的表达,黑白本身更具有悲伤的基调,以及怀旧的一面。而彩色往往让人联想到美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在这组图片故事里前面3张彩色为我们展示了小刺和小猬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而后面的黑白就加重了失去小猬后的小刺的孤单生活,黑白在彩色的映衬下这组图片故事的悲剧色彩加重更突出了。

作者简介

陈雨洁,女,笔名:透明,祖籍:绍兴,现工作生活于金华。
2010年5月加入武义县摄影家协会
2011年加入金华市摄影家协会
2012年加入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2013年入选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由美国Ohio University美术摄影硕士(MFA)、艺术教育硕士(MA)教授游本宽任教的“美术摄影”创作工作坊
2014年入选浙江省第十五届摄影艺术展商业类铜奖
2015年作品《灵魂》入选丽水国际摄影节参展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陈雨洁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