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超媒体?!|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主题阐述

[2017-09-13]      责任编辑:ansel   

鲍昆:媒介是我,我是媒介,超媒体的时代来临了

鲍昆
    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摄影家,视觉文化批评家。

      现代性历史以来,媒介的概念开始越来越公共化和社会化,而且越来越偏向于传播概念系统。也就是说,从人类早期意指的媒介的微观意义,开始向宏观的语言意识形态转向。它不再仅指喻交易和物质性人际之间的勾连,更多是指思想话语的传播和随之引发的争斗纠缠。媒介的这一变化显然是基于媒介技术的发展背景。
      早期公共传播性的媒介基于报纸印刷和无线广播、电视,需要强大的资金力量的支持,其自主性的发展受制于资本集团的暗中控制。但是数字化社会以来,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的流通打破了很多社会力量的控制干预,媒介从资本和政治权力控制的自主性发展,开始转向由大众社会众声喧哗的自主性发展。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隐藏的权力挪移的推手,但力量强大。
      除开互联网极强的渗透性外,技术的形式则更是千奇百怪,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奇观。它越来越妖艳、炫目,互动性强,具有强大不可抵挡的吸引力。
      于是,我们现在被彻底地媒介化了,媒介是我,我是媒介,一个超媒体的时代来临了。丽水摄影节看到了这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性变化,希望通过一次密集的媒体性影像的聚会交集,呈现这一奇观,并引起我们对这一文明变化的思考。

毛卫东:超媒介时代不再仅是展现和再呈现

毛卫东
     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影像文丛主编,译者。出生于陕西西安,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摄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最现代性的东西。无与伦比的可复制性和多样的呈现性已经使得简单的再现变得无比丰富,甚至引发了后现代主义对再现的批判。人们对媒介的认识,恐怕也只是在摄影之后才产生的。而媒介发展至今,无不和摄影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今天是一个超媒介的时代,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无处藏匿。也许了解了超媒介时代不再仅是展现和再呈现的问题,而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才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吧。

沈语冰:摄影是一种行动

沈语冰
     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并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或合作译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等12部,其中《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获AAC第八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类出版物最终提名奖。因“长期致力于系统翻译介绍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为中国艺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丰富了中文世界的学术视野”,获第二届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艺术理论奖。主要兼职有《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分支主编,《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集刊》主编,"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主编,"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执行主编。湖北美术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温州大学客座教授。曾为剑桥大学哲学学院访问学者〈2001一2002〉,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访问教授〈2013〉。

      在摄影理论和摄影批评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摄影语言"。但我怀疑摄影是否是一种语言;如果是比喻性地称其为语言,那又是何种意义上的比喻。约翰伯格认为攝影是一种引语,或者说"半语言”,因为摄影并不自足,它总是从现实中抓取某个片断,就像人们在某种语境中引用他人话语一样。但我认为伯格的这一理论,较之传统摄影理论虽前行一步,但仍然陷在摄影语言论的半途中。因此我想再推进一步,提出摄影并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言语行为,更确切说,摄影是一种行动。因此,围绕着摄影的所有修辞格都变得无关紧要。你拍下一张照片,就是做了一件事;你拿照片来呈现某个问题情境,就是用摄影完成了一个言语行为。

舒阳:“超媒体”是传统摄影节的终结吗?

舒阳
      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策展人、艺评人、艺术家,现居北京、杜塞尔多夫。1999年开始在北京从事当代艺术独立策展工作。2001年任当代艺术杂志《新潮》责任编辑。2004-2006年任北京798艺术区“大山子艺术节”策展人。2005年任《798艺术资讯》杂志主编。2007年担任北京“映艺术中心”CEO。2009年任“西安曲江国际当代艺术季”总策展人。2010开始担任“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评委。2011年开始担任北京“艺述馆”馆长。2012年任韩国“釜山国际录像艺术节”中国单元策展人。2013年任“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推荐人”,开始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任“台北摄影节”策展人。2013-2015年任西安美术馆执行馆长。2014年担任德国“达姆施塔特摄影节”演讲嘉宾,任“北京国际摄影周”国际展策展人。2015年担任“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终评委员、“大理国际影会”亚洲先锋摄影师计划推荐委员、“中国·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2017年任德国杜塞尔多夫DCKD莱茵美术馆执行馆长。

      “超媒体Hypermedia”作为一个摄影节的主题,是否意味着传统摄影节展览的终结?
      全球范围内的传统摄影节,大都建立在数码输出和模拟制作的图片展览的平面媒体基础上。“超媒体”作为一项多媒体数码技术,在今天互联网信息浏览环境下获得其发展的技术必要性。当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尚在研发阶段,传统摄影节的线下平面展示尚有存活空间。但未来呢?有人将现阶段“超媒体”的应用简单称为多媒体互联网,这种技术特征就意味着传统摄影节展览的某种终结。
      当下在摄影节讨论“超媒体”,从技术层面来讲保守估计应该会有一半以上的中国摄影人处在讨论的范畴之外。如果从影像创作层面来讲,沾边的摄影人更是凤毛麟角。“超媒体”作为一个数码技术工具,目前阶段还处在不断升级中,也有以Ultramedia来描述全球化3.0扁平化的个体“超媒体”特征。在当下摄影节的环境中讨论“超媒体”,是否意味着一种对摄影的未来想象的愿景?当学者们已经开始讨论全球化4.0的未来时,“超媒体”会否带来摄影节新的开始。

王保国:“超媒体时代的摄影”是描述当下摄影状态和发展趋势的最准确的关键词之一

王保国
    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所研究员、《中国摄影家》杂志常务副主编。长期致力于国际报道摄影(含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和摄影史、摄影评论的编辑、译介和研究工作,是法国佩皮尼扬国际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英国FORMAT 国际摄影节、美国露西基金会国际摄影奖(IPA)和中国连州、大理、丽水、济南、西双版纳等国际摄影节(双年展)评委,著有《东方照相记》(三联书店)和《谈影唯缺颂红妆》(时代书局)。

    “摄影术是人类想把世界记录下来的长久梦想与19世纪化学、光学、物理学等科技进步邂逅的结果。”(约翰·萨考夫斯基:《Photography Until Now》)但“邂逅”之后的摄影进程,很多时候被摄影之外的事件所改变。
    2001年,“9/11”事件爆发。当时各大通讯社已经普遍使用图文传真发黑白图片稿和普通质量的彩色图片稿(一般是底片扫描后发稿),但数字相机尚未成熟,互联网发稿系统尚未形成,其专稿、特供稿件等仍然是洗印成高质量照片或反转片,通过敦豪或联邦快递寄到客户手中。玛格南图片社、联系新闻图片社等专业图片社就更是这样。“9/11”发生之后,美国关闭领空,并在本土连续三天禁止除了执行警戒和救援任务之外的民商用飞行,一时间大量新闻图片被“窝”在新闻机构和摄影师手里,无法邮寄出去。正是这一事件使得国际摄影界,特别是对摄影有依赖关系的媒体行业,广泛认识到了数字摄影和互联网的重要性,促使此后摄影机构和摄影师对数字拍摄、扫描、传输技术高度重视,“数字摄影+互联网”的模式得以迅速推广,2001年被视为“数字技术真正影响摄影的元年”。
    过去十余年,社会变化高度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摄影的数字技术系统与互联网系统和移动终端技术系统深度融合,完成了“全球化+个人化”的过程;同时,在主题上也早已超越了近几年国内摄影界热议的景观摄影、新地形摄影、新彩色摄影等话题,再次走向一度被解构主义抛弃的宏大叙事:人类纪(Anthropocene)摄影。而在叙事上,则突出表现为深度融合了静态照片、流媒体、多媒体、虚拟现实(VR, 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R, artificial reality)技术等当代最新影像技术的超媒体叙事,“超媒体时代的摄影”正是描述当下摄影状态和发展趋势的最准确的关键词之一。
    当然,此处说“超媒体时代的摄影”乃是广义,一如说“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时所指的不仅仅是社会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更指称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社会、生活、思维与行为特征。至于超媒体时代对摄影的影响,此处确实有一篇大文章可做,但文章写得再长,也不如您秋天来看丽水的这次摄影展。

杜曦云:让人人都成为影像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

杜曦云
    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策展人,昊美术馆副馆长。他策划了很多大型当代艺术展,并有很多文章广为传播。曾主编《艺术时代》等专业刊物。他强调在国际视野、当代文明的背景中判断中国当代艺术,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中界定文化。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让人人都成为影像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障碍在迅速坍塌,由此释放着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民智悄然上升。
    对曾经以影像为职业的人来说,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也是对专业性、权威性的消解。旧有的技术所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正在被消解之中,是拒绝还是拥抱新时代,是相当个人化的选择,但时代背景的置换,是谁都无法阻挡的。

张海涛:“超媒体时代的影像”的价值

张海涛
    2017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会委员。策展人、艺术评论家。2009—2014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已策划九十余展览:2017“人机合一”艺术展、2016艺术郑州、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第十六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第一届798多媒体艺术节、2010影像档案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未来索引”、 2008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当代嗅觉艺术展。

    很多学者预测未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将分道扬镳,甚至人文主义将会被科学主义所取代,将来是以数据计算来诠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包括人文主义中核心价值人的感觉都是计算得出的结果,这一点我个人表示怀疑,人类的有机生命肌体和思维极其复杂微妙,如果人工机能能够完全取代人类,那人类将不复存在。而未来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人机合一、人机共存的愿景。艺术的价值判断中媒介、技术与题材符号、感觉观念是核心要素,将科技超媒体与日常的人文生存感受的影像结合创作,即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合谐存在的微观呈现,这也应该是“超媒体时代的影像”的价值。
真正的超媒体(UltraMedia)=个人全球化、媒体化与BusinessMedia思维的有机聚合。“超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界限和传统思维,将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整合形成一种超级力量。
媒介的超越与创新是艺术价值判断的要素之一,工业革命之前的艺术创作主要是以传统媒介(国油版雕)的技术、材质作为创作的载体。近现代的历史时期摄影(19世纪30、40年代诞生)、电影、装置、行为、录像、新媒体等媒介、技术的创造改变了艺术的语言结构,让我们的观念、感受的表达更加与时代同步,甚至对未来也可以自由的想象。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观念这五个要素让艺术在不同时代所呈现的形态也不同,因此艺术也一直在创新中,永远不会灭亡。
摄影媒介在不同的时代拓展着它的载体、技术和材质,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之间的跨界,超越自身的载体束缚,也会让摄影具有新的当代性、实验性和未来感。2017丽水摄影节提出的“超媒体时代的影像”主题,探讨影像艺术介入现实的方式和精神怎样能更加自由,让艺术的人文启示功能最大化的提现。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