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教室首页 | 摄影基础 | 摄影技巧 | 用机心得 | 数码后期 | 镜外随笔 | 中文手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教室 >> 镜外随笔 >> 正文

摆拍是当代影像的重要特征

[2009-12-12]      责任编辑:ansel   

        摄影发明以来,对“什么是摄影”的认识并不一致,不同的认识观念影响到摄影的创作活动。摄影作为运用光、可以瞬间成像的一种机器活动,它的创立甚至是为了绘画的方便。因此,人们在谈到摄影的时候总是与绘画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但摄影特别被强调的一点是它的现场记录的能力,因此,摄影被赋予了客观记录者的美名。


  随着摄影的广泛开展和摄影者的自觉应用,人们发现“镜头会说话”、“镜头是一种选择,选择意味着主观和动机”。随之,大量出现的摆拍摄影,使得摄影的真实性问题成为诉讼的焦点。


  实际上,摆拍从摄影诞生开始就与之同时存在。文艺复兴时期,即利用一种暗箱设备对着模特摆出的动作进行写生,照相机发明后,它更成为画家收集各种模特动作的有力工具。19世纪法国的巴耶尔拍摄了摄影史上第一幅自画像,为了抗议法国政府忽略了他对发明摄影的贡献,他自己摆拍模拟了一个自杀的画面。当时许多画家利用摄影摆设各种古典绘画、雕塑的人物布局和造型,一是为创作作品收集素材,一是尝试一种独立的创作。如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尔的《两个人生道路》。肖像照、全家照、团体照等等也都具有摆拍的性质,体现着某种社会故事、理想和观念。但随着摄影的纪实性功能被强调,摆拍虽然在人们的照相活动中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但它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方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甚至被忽略。但是在摄影的100多年的历史中,摆拍仍不断出现,不断成为艺术的表达手段。如圭多·雷1908年的《信笺》、曼·雷1930年的《死亡裸体自画像》、欧文·布鲁门菲尔德1930至1940年的《无题》等。


  20世纪60、70年代,大量的视觉艺术家进入到摄影领域进行创作,重新赋予摆拍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将之看作是利用影像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独特方法。如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安娜·扎哈尔嘉1987年拍摄的《方便的婚姻》,就是仿效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凡·艾克的名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重新传达了现代人的婚姻内涵。日本的森村泰昌1988年拍摄的《孪生》,拟仿了法国马奈的名画《奥林匹亚》,但传达的是当代人的状态,引起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色利艺术家阿迪·内斯1999年仿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构图,拍摄了以色列士兵的生活图像,显现了以色列现代军人生涯的悲剧色彩。我国的艺术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借鉴这种摆拍方法,创作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王庆松的《老栗夜宴图》等作品是利用了中国古典绘画的经典模式,创造了当代中国的生活景观;刘瑾的《失乐园》则是利用宗教故事来表达一种当代社会状态;蔡卫东的《九格宫绘画》利用传统的艺术史模式来探索艺术观念与生活观念的关系;卢晓川也利用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立意,但表达的是中国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社会的衰变。自觉的摆拍与自觉的行为艺术不一样,摆拍的理性控制远远强于行为艺术拍摄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或突发性。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