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导游首页 | 江浙沪 | 京津冀 | 鲁晋蒙 | 辽吉黑 | 皖豫鄂 | 闽赣湘 | 云贵川 | 陕甘宁 | 新藏青 | 粤桂琼 | 港澳台 | 周游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导游 >> 陕西甘肃宁夏 >> 正文

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

[2006-01-24]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朱鹮自然保护区,位于(陕南)汉中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三岔河等地。据1984年统计,世界上只有20只,除日本笼养3只和北京动物园笼养的几只外,其余都生活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鹤群体”。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英文名Japanese Crested Ibis又称朱鹭(通名)、红鹤、朱脸鹮鹭(北名)、日本凤头。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最北为西伯利亚北部(北纬50°30′),最南为台湾东部(北纬20°30′)。20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已无野生报导。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它的体长80公分,体重约1800克。通体白色,两翅与腹部及尾渲染着美丽的朱红色泽。嘴长约17厘米,尖端微向下弯曲,脸裸呈红色,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的羽毛延伸,形成羽冠,腿与爪亦为朱红色,喜欢栖于浅涧和稻田中觅食水生昆虫,多结伴成群翱翔。

    朱鹮以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早有“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优美诗句流传。

    在我国境内曾经有14个省份有记录,但20世纪60-70年代,各地均未遇见;直至1981年夏才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当时仅残存7只。朱鹮生活在水田附近及沼泽地和山区溪流附近,平时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寻找食物时,才到水田、溪流沼泽地上,鸣声似乌鸦。飞翔时,头向前伸,腿向后伸,鼓翼飞行。朱鹮的食物主要是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昆虫,还兼食植物性食物,如米粒、小豆、谷物、草籽、芹菜、嫩叶等。

    朱鹮是世界最濒危的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自1981年5月在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境内重新发现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以来,国家及省市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同时也得到了国际上有关组织的极大关注,国家林业局、陕西省林业厅等与日本国政府及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保护朱鹮项目。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朱鹮的总数量已增加到300只,其中野生种群155只,人工种群145只。

    刘庄村位于洋县城北15公里,这里有茂密的松树林供朱鹮营巢,山间小溪边还保持着一些原始的一季耕作制度的冬水田供朱鹮觅食,山下有几户人家作伴,这就是朱鹮特有的生存环境。朱鹮之乡自然风景得天独厚,朱鹮倩影点缀着秦巴山间,显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怡人景观。在这里你可耳闻目睹朱鹮动听的鸣叫声,朱鹮觅食、戏水、飞翔时翅下特有的粉红色,朱鹮的“一夫一妻”制被人们喻为爱情忠贞的吉祥鸟,它们共同叨柴营巢,轮换孵化和育雏,以及朱鹮羽色一年两次的神秘变化,宝贵的朱鹮卵和可爱的小雏鸟,一定会令你心旷神怡。

摄影提示

1、设备轻便灵巧。

2、足够的镜头倍率。

3、足够长久使用的电源。

4、充足的磁带。

5、毅力、耐心以及吃苦精神。

    早7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到达朱鹮园附近有可能看到飞回宿息地的野生朱鹮种群。这个时候拍摄朱鹮是最好的。

    鸟类拍摄比动物拍摄更为困难,因为鸟很怕人,人一接近就会飞跳,很难在近距离内拍摄。有条件时可以使用变焦镜头。人距离远一些,或者隐藏起来只露出照相机镜头,把照相机装在三角架上耐心的等待,或者在一定范围内撤下一些鸟爱吃的饲料,当鸟来吃食时,抓住适当时机进行拍摄,拍鸟落地、飞翔的镜头。

旅游提示

    交通:西安、汉中乘车至洋县转朱鹮园。

    门票:10元

洋县小吃

    1、洋县城西北角0.5公里处,便是有名的纸坊街。纸坊东汉蔡伦在此设过造纸作坊而得名。街西不远就是泼水河。历史上的纸坊人沿泼水河垒起一道道斜堰,广置水碓、水磨,春米磨面。此处春的米细,磨的面白。洋县“枣糕漠”、“火烧漠”均出自这儿。俗话说:“想吃白模漠、快去纸坊街”。枣糕馍不仅成了纸坊街的特产,也成了洋县的传统风味小吃。

    2、面皮虽是汉中地区最平常的饮食,却以洋县的面皮为最。这有两个理由,一是洋县的面皮历史最悠久,民间就有北宋时大文学家苏拭的表兄文同任洋州太守时在群众家里吃面皮的传说。因为贪食美味狼吞虎咽,才落了个“馋太守”的笑称;二是:洋县的面皮在制作、调料、花样、口味诸方面多有独到之处,味别具一格,而名噪市井。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