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动态首页 | 新品快讯 | 业内新闻 | 影赛征稿 | 摄影采风 | 摄影展会 | 行情导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业内新闻 >> 正文

杭州:艺术摄影的摇篮

[2019-12-10]  中国摄影网   责任编辑:原创    点击量:

     2019年12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光影钱塘——杭州摄影史料展(1859-1949)”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隆重开幕,老底子的杭州故事通过泛黄的照片向人们讲述,引发了市民的热切关注,游人如潮。

    开幕式由浙江省、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宗其主持。杭州市文联巡视员张友国介绍了项目进展和展览筹备情况,历史影像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副教授徐忠民发言,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华瑛致辞,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应雪林宣布展览开幕。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应雪林宣布展览开幕

 

▲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华瑛致辞

     汪华瑛在致辞中说:杭州摄影是中国摄影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末摄影术传入中国以来,无论是早期繁荣的照相馆业还是后来的艺术摄影,以及在杭州发生的重要摄影历史事件、与摄影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都堪称中国摄影史现象级的样本文献。进行摄影史的研究、举办摄影史料展是推进文化兴盛行动和展示杭州历史形象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加强对杭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转化和传播普及,提高杭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杭州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杭州市文联巡视员张友国介绍项目进展和展览情况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宗其主持开幕式

 

▲历史影像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副教授徐忠民发言

▲为入展收藏家代表颁发证书

▲老照片收藏家杜晓华接受采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另据了解,展览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档案馆主办,市商务局协办,市摄影家协会、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承办,之江影社、掌境文化、杭州市发展会展业服务中心、西湖博览会博物馆执行承办。    展览将持续到12月15日。

    为更加全面了解本次展览的相关情况,中国摄影网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活动的总协调人——杭州市文联巡视员张友国先生。

记者:请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的基本情况。
张友国:
这次展览是杭州市委宣传部的精品工程项目,从2018年开始启动,由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之江影社共同承担课题任务。两年来,参与项目研究的课题组成员走访档案馆、图书馆,做了大量资料查找、人员采访、研究论证等工作。

    之江影社的老照片收藏家们不仅自己翻箱倒柜,把压箱底的孤品拿出来展示,还动员国内外老照片收藏界朋友提供展品,为展览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这次展览就是阶段性成果。

    展览分四个板块:百馆兴盛-杭州摄影产业、图像证史-杭州摄影故事、图寄情怀-杭州摄影艺术、那年时光-杭州怀旧摄影,共展出与杭州摄影相关的老照片、老物件260余件,以专业的视角、历史的严谨和丰富的呈现为初冬的西湖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记者:展览专门展出了10余位摄影家的艺术摄影作品,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友国:
这次展览除展出大量杭州老照相馆拍摄的老照片、摄影相关的老物件,以及发生在杭州的摄影重大事件(如西泠印社成立、钱塘江大桥建设、杭州解放等)、与摄影相关的重要人物(孙中山莅临杭州,胡适、李叔同、郁达夫等文化名人的影像)外,还集中展出了郎静山、陈万里、刘半农、郭锡麒、林泽苍、舒新城、骆伯年、金石声以及恩斯特•柏石曼、费佩德、西德尼•甘博、唐纳德•曼尼等10多位中外摄影师在杭州拍摄的艺术摄影作品。

    课题组在研究史料时发现,不论是外国摄影师、本土照相馆,还是其他摄影师拍摄的杭州照片,特别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文人学者在杭州拍摄的照片,都非常重视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当他们把这些艺术性强的摄影作品集中排列后,惊奇地发现:原来杭州产生了这么多艺术摄影作品!由此引发了课题组的一个思考:杭州艺术摄影在中国艺术摄影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因此,课题组把这些艺术摄影作品进行集中展出,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展览的艺术性,另一方面是对杭州艺术摄影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西湖朝雾》 刘半农 1931年

 

▲《江山雪霁》(西湖)陈万里 1930年

▲《渔光曲》费佩德 1920年代银盐纸,徐忠民收藏  

记者:为什么杭州会有这么多艺术摄影作品?
张友国:
杭州人文荟萃,风景美丽,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一个景观就是一个艺术品。早期杭州是外国摄影师探索画意摄影的重要拍摄地。杭州的照相馆,特别重视在景区实景拍摄,有不少照相馆在灵隐寺、断桥、孤山等风景点都设立门市,方便为顾客拍摄。在为顾客拍照的时候,因为考虑到景观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因此特别注意照片的构图,有些摄影师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借鉴中国画的风格,将顾客置于风景之中,整张照片犹如一幅中国画作品,再配上精致、考究的底板,整幅照片非常漂亮,也很耐看。有一张西冷印社的合影,近50个人,错落有致地排列,或站或坐,或疏或密,或前或后,画面有厚重有留白,犹如一幅山水画。这就是美术摄影,用相机代替毛笔作画。郎静山先生的喜欢的集锦摄影就是典型的美术摄影。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杭州进行美术摄影创作成为一种时尚,一批又一批摄影师纷纷来到杭州拍摄。这是杭州艺术摄影作品多的主要原因。 

▲韩一飞收藏 

▲韩一飞收藏

 

▲1923年,西冷印社举办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时社员合影。西泠印社提供

 

记者:据说早期外国摄影师拍摄杭州的作品也很讲究艺术性?
张友国:
杭州是一个旅游城市。独特文化激发创作灵感,旖旎风光造就艺术作品。来到杭州摄影,会情不自禁地对拍摄对象进行艺术表现。1859年,法国摄影家李阁朗(Louis Legrand)来到杭州,拍摄的不是人像,而是将镜头对准雷峰塔、保俶塔,创作了一组颇有艺术范的风光照片。这是目前查证的杭州首批照片。以后,费佩德、甘博、柏石曼、曼尼等外国摄影师纷纷来到杭州,拍摄的作品也是风光照片居多。这些颇具美感和艺术性的照片,是早期国外摄影师对画意摄影的探索,对杭州摄影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这是艺术摄影的盟芽。

▲1858年左右,法国人李阁郎《杭州保俶塔》,立体蛋白照,已知杭州第一批照片

▲恩斯特·柏石曼《西湖北望图》1910年代照片凹版 徐忠民收藏


记者:画意摄影、美术摄影与艺术摄影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张友国:
摄影术发明以来,西方的摄影师一直在探讨画意摄影的表现手法,以和美术分庭抗礼。摄影术传入中国以后,不论是照相馆的拍摄活动,还是摄影师个体的创作,都有一个潜在的艺术摄影的线索,这既是受到西方画意摄影的影响,更多的是受到中国特殊文化艺术语境特别是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影响。早期称为画意摄影、美术摄影、集锦摄影等等,这之间在学术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为了方便表述,往往统称为艺术摄影。在目前的语境下,艺术摄影已不仅仅局限于画意摄影或美术摄影,而应该在更加多元和深入的维度加以厘定。

 

▲《汲瓮》 骆伯年 1935年

 

▲ 《浙东纪游》 林泽苍 1953年


记者:二我轩照相馆拍摄、制作《西湖各景》画册两次获得金奖,对杭州摄影有什么影响?
张友国:
1900年代初,二我轩照相馆老板余寅初拍遍了西湖的每一个角落,精心制作《西湖各景》相片册,分别获得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博会金奖。之后,杭州十几家较大规模的照相馆纷纷出品西湖风光相片册,在国内首次形成风光摄影群体,成为摄影界的一道风景线。这些相片册作为旅游纪念品,被游客带到世界各地。因为竞争十分剧烈,为了增大相片册的销售量,各照相馆各显其能,努力将作品拍的艺术性更强、制作更加精良,以增强吸引力,被更多游客喜欢和购买,客观上在杭州引发艺术摄影探索和实践的热潮。这种情况,在国内别的城市恐怕不太多见。这其实是中国本土摄影师对艺术摄影的一次集中探索,对后世摄影影响很大。

 

 

▲ 《西湖风景》照片册

▲《西湖》金石声

▲《古寺回春》金石声

记者:西湖博览会对中国艺术摄影有什么影响?
张友国:
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是1929年6月在杭州举办的,是中国会展史上一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展销会,也是浙江经济走向世界的尝试。为迎接博览会的召开,杭州的各大照相馆、国内的知名摄影师以及图书出版界纷纷出动,引发了杭州艺术摄影拍摄、出版的热潮。
1928年春节,杭州“西湖一枝花“出版社登报开始征集西湖照片,7月出版《银色的西湖》摄影画册,刊登陈万里、郭锡麒、丁惠康等全国各地摄影名家拍摄西湖的摄影作品36幅。这是课题组发现最早的西湖风光专题摄影集印刷品。
1928年10月开始,中华书局编辑部主任舒新城用5个月的时间在杭州尽情拍摄,倾注全部艺术才华,拍摄、编辑《西湖百景》摄影画册,用100张西湖风景的照片,图文并茂,洋洋洒洒地向世人展示着杭州之美、西湖之美,于西湖博览会召开前出版发行。1930年又出版了《美的西湖》等摄影专著,引发摄影家艺术地拍摄、表现杭州的热潮,又产生了一大批摄影艺术作品。
此外,这期间还出版、印刷了大量用照片制作的明信片,引发了出版西湖风光图片的热潮,是艺术摄影作品的一次大创作和密集出版发行。

▲ 《银色的西湖》摄影画册 

 

▲ 《西湖百景》摄影画册  舒新城著

记者:为什么会有大量文化名人来杭州摄影?
张友国:
舒新城在《西湖百景》序中写道:“交通便利、紧靠都会的风景,不能不说西湖是最佳的。她的佳处第一是有山水错综的自然美趣,第二是有两千年历史的古迹点缀……”。

    摄影术刚刚传入中国时,保留有很明显的国外风格。“五四”运动以后,陈万里、刘半农、郎静山等一批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文人学者纷纷加入摄影行业,他们以广博的学养,在摄影领域大胆探索,作品摆脱照相行业的商业色彩,成为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表达诗情画意东方情怀的载体,逐渐建构起属于中国的视觉美学体系。

    杭州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地,没有一个地方的山水人文像杭州这样保留中国风格、具有中国特色。杭州的自然景观是长期人文积淀的结果。杭州的摄影将人置于自然景观之中,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能表达中国传统美学主张,这和文人摄影家强调的品格和精神是一致的,能够充分体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怀,这是他们喜欢来杭州拍摄的根本原因。

▲《湖畔夕阳》 舒新城

▲张结收藏

记者:据说展览引发了“杭州是艺术摄影摇篮”的话题,您怎么看?
张友国:
研究团队基于丰富的摄影史料和大量学术论证,提出了“杭州是中国艺术摄影摇篮”的话题,得到了摄影界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

对于中国包括画意摄影、美术摄影在内的艺术摄影的认知和评价,一直以来是以当时活跃在北平、上海等地的“光社”“华社”“黑白社”等艺术摄影团体创作、展览及学术活动为主,认为这些摄影社团是中国艺术摄影的创立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我以为,杭州虽然不像北京、上海聚集了大批摄影名家,但杭州对艺术摄影的探索年代久、产生艺术摄影作品的数量多,艺术摄影的思考贯穿在几乎所有摄影作品之中。在中国艺术摄影的长河里,杭州摄影有着独特风景。

杭州是人间天堂,也是艺术摄影的天堂。一部杭州摄影史,也是一部艺术摄影的探索史。这次展览设立一个艺术摄影的独立版块,也是一次学术试水,期待专家学者及摄影界同行批评指正。

▲金石声《春游》1937年杭州最早的彩色照片金华收藏

▲楼立伟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来源:中国摄影网 作者:单 战

每日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