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动态首页 | 新品快讯 | 业内新闻 | 影赛征稿 | 摄影采风 | 摄影展会 | 行情导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摄影展会 >> 正文

第九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即将在京展出

[2019-07-30]  中国摄影网   责任编辑:ansel    点击量:

▲《美丽的大地》  郭爱民(河南)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当地农民正在加工油菜籽。(2019年2月摄)

▲《丰收的舞台》  刘卫峰(北京)
北京房山良乡镇举办的第一届农民丰收节上,活动现场摆放了一辆装满各种果实的四轮拖拉机,引来众多游客观赏,并拍照留念。(2018年9月23日摄)

▲《对话》  赵建成(河北)
山西黎城一个小山村,上工和收工的两位老者偶遇,交谈今年的收成和明年的打算。(2018年11月12日摄)

▲《福满家园》  赵建成(河北)
在山西黎城小山村,农家院里挂满了丰收的柿子,玉米、软枣铺满苇席,儿媳妇双手恭敬地把碗筷送到老公公手上,温馨充满家园。(2018年11月14日摄)

▲《赶海》  覃敏中(广西)
福建霞浦,三个渔民在滩涂上劳作。(2019年5月13日摄)

▲《美丽的大地》  郭爱民(河南)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当地农民正在加工油菜籽。(2019年2月摄)

▲《叼羊》( 组照)  黄志明(广东)
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在一对塔吉克族的一对新人的婚礼庆祝活动上,主人家邀请一众骑手,开展了一场叼羊比赛。“摔跤见气力,叼羊见勇气”,叼羊是骑手们骑术、力量、勇气和智慧的较量。为了腾出双手方便争夺,队员们都会把马鞭咬在嘴里。他们马不停蹄,奔跑追逐,你争我抢,围追堵截,彼此之间激烈竞争,尽显各自精彩。(2018 年10 月21 日摄)

▲《酒香深巷》( 组照之一)  富洪文(黑龙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镇的小楼白酒,采用存粮玉米做原料,酿酒工艺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为蒸煮、曲酵、蒸馏,成为受众青睐的品牌之一。(2017 年12 月摄)

▲《收蛏苗》( 组照之一)  黄敏(浙江)
2019年3月,浙江乐清胜利塘,今年蛏苗大丰收,缢蛏、泥蚶等滩涂贝类苗种暂养技术是乐清独有的,全国80%-90%的缢蛏、泥蚶苗种来自乐清湾。乐清湾的滩涂贝类苗种还卖到了国外。这得益于乐清湾滩涂的自然条件和暂养技术,乐清湾滩涂平缓,海水比重适宜,底栖硅藻丰富,海水中富有浮游植物,蛏苗籽放养在涂滩后,不再需要任何饲料。

▲《宋陵——麦收时节》( 组照之一)  张欣伟(河南)
北宋皇陵坐落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世称“七帝八陵”。本组作品记录了芝田镇八陵村永裕陵、永泰陵麦收时节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民们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的“守”,体现了当地百姓对“中原厚土”的执着与热爱; 宋陵石刻在田间地头的“望”,见证了这片土地上老百姓在农忙时节的辛苦和丰收时刻的喜悦心情。(2016 年至2018 年摄)

▲《人勤春早春耕忙》( 组照之一)  马红兵(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农民朋友开始春耕,准备育水稻秧,预示着一年的劳作正式开始。(2019 年3 月28 日摄)

▲《割苇》( 组照之一)  赵涵(山东)
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办事处渔洞埠村有一片占地3000 多亩的芦苇湿地,村里人至今仍保留着人工割苇这一传统的劳动和生产方式。渔洞埠村种苇、割苇历史悠久,从明朝初期就种植芦苇,苇编也成为该村有名的手工艺品,并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目前,这一传统劳作方式得到很好的保护,割苇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劳动方式,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成为当地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新业态。(2017 年至2018 年摄)

▲《致富路上夫妻档》( 组照之一)  周利和 (湖南)
湖南湘西、贵州黔东南等地区,在为脱贫致富而努力打拼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一大部分是夫妻搭档,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同维持着一个家庭的生计。在他们的眼睛里,充满着希望、乐观、包容与爱情。(2018 年至2019 年摄)

▲《养蜂人家》( 组照之一)  王佩武(辽宁)
辽宁省本溪县林产丰富,林地面积26.1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8%,蜜粉源植物分布广,仅槐花面积就有4666 公顷。照片上的主人公陈俊涛来自浙江,一家人养蜂走南闯北,每年五六月份,槐树花盛开之季,他们都会携带蜂箱如期而至。他们勤劳善良,身上体现着华夏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2018年摄)

▲《女人撑起半边天》( 组照之一)  黄祥森(浙江)
浙东南乐清湾畔的温岭市乌根镇,讨小海的女人挖海丁、捞蛏子、抓螃蟹,滩涂上、海沟中到处活跃着她们美丽的身影。乌根镇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风光旖旎,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绿色海滨山城。每当夕阳西下,涨潮时分,当小船靠岸,讨小海的女人们肩扛、手提收获的海货陆续下船。她们沾满泥巴的艳丽身姿格外夺目,脸上喜悦的笑容更加灿烂。(2018 年4 月12 日摄)

▲《谷场上》( 组照之一)  陈卉卉(吉林)
金秋十月,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抱马村进入紧张而忙碌的收获期。农民们分工明确,一连数日往返于农田和家之间,各自忙碌。拖拉机、三轮车穿梭于田间地头,广阔的田野里到处是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2015 年至2018 年摄)

▲《高原黑土地》( 组照之一)  李忠林(湖南)
五年间三次进藏,我用车轮与脚步丈量了高原近四分之一的广袤土地。从最初远眺雪山、碧水、白云、蓝天,到后来走进藏民村庄,戴哈达、喝青稞、吃糌粑、品酥油茶,我把镜头贴近了这片高原上的黑土地。(2016 年至2018 年摄)

▲《风雪中的劳动者》( 组照之一)  柳艳梅(山东)
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栾家口码头,渔民们冒雪劳作着。由于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我国渔业开始从捕捞为主转向“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理念也有了很大改变,传统养殖向健康养殖发展,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山东省烟台市蓬莱栾家口牡蛎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里附近的海域大量养殖了牡蛎。只要不刮风,船都能出海,渔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归,无论雨天雪天,劳动从不间断。养殖牡蛎是一项烦琐的劳动,在美味的背后饱含了渔民艰辛的劳动。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2018 年12 月11 日摄)

▲《清晨捉鱼工》( 组照之一)  周玉燕(广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几十个捉鱼民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到不同地方捉鱼,工作虽然繁重,可是收入非常好。生活不易,但他们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2018年摄)

▲《地膜栽培》( 组照之一)  齐双(吉林)
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镇鹰嘴砬子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农业种植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2015 年至2019 年摄)

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

每日读图